决策原则

决策原则(Principles Of Decision-making)

目录

  • 1 什么是决策原则
  • 2 决策原则的分类[1]
  • 3 决策原则的基本原则[2]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决策原则

  决策原则是反映决策过程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在决策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

决策原则的分类

  决策原则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决策整个过程都需要掌握的原则;一类是在决策各个阶段中需要掌握的原则。前者有十个原则,后者有十个原则。

  一、前者的十个原则是:

  (1)信息原则,信息决策的基础,对信息的要求是准确、完整、及时,有的信息还要求保密。

  (2)预测原则,科学的预测是决策可靠性保证,也是选择实施途径的重要方法。

  (3)系统原则要用系统论的考虑决策所涉及的整个系统和相关系统,决策对象和外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

  (4)可行性原则,决策的目途径都要同主客观条件符合,有很大的现实可能性。优选原则,要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中,对比分析选佳或满意方案。

  (6)效益原则,选出的方案要有明显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花费代价小,而取得的效果大。

  (7)外脑原则,重视利用参谋、顾问、智囊团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

  (8)行动原则,决策是要付诸行动,否则无价值可言。

  (9)跟踪原则,对决策实施跟踪反馈,及时进行控制调节,使决策实现。

  (10)科学原则,自始至终都必须体现决策的科学性,保证决策的正确和目标的实现。

  二、后者的十个原则是:

  (1)差距原则是指决策目标应该着眼于解决应有现象与实际现象之间的差距,也就是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问题。所谓应有现象,是指人的更高要求的现象,这种现象或者是人们美好的追求,或者是其他国家、社会、地区已达到的现象,或者是标准规定。实际现象是指现实的现象。应有现象同实际现象之间通过对比找出了差距。而缩短差距,消除差距就是决策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

  (2)紧迫原则是指决策目标所要解决的差距问题,是紧迫性的问题,这个紧迫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现在就要解决的问题,说它的重要性。二是现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说它的机遇性。如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是落后了,落后就是差距。解决这个差距就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紧迫的任务,而且要抓住现在机遇,不能坐失良机。

  (3)力及原则是指决策目标应具有实现的可能,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充分利用客观可能性,两者结合下能实现的目标,有其可行性、可能性。

  (4)弹性原则是指决策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有伸缩的余地。在顺利进行中,情况越来越好,可以提前或超额完成目标,应有准备。同样,在不顺利中进行,或出现了意外,而使目标难以如期实现的就要留有余地。

  (5)瞄准原则是指案必须瞄准目标、准确度越高越好,不能南辕北辙。瞄不目标的方案是无意义的方案。

  (6)差异原则是指几个备选方,在路线、途径、方法、措施上有明显的差异,有差异才选择性,雷同就无法选择。

  (7)时机原则,在信息充分,根据充分、论证充分的基础上及时选定方案、当断必断、不能贻误时机。

  (8)排斥原则,应在不同的方案、排斥的意见中充分听取作出抉择。

  (9)追踪原则,决策实施后要随时检查验证,不能认为一经决策就放手不管。

  (10)反馈原则实施决策过程中的进展情况,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回决策者,以便掌握情况,对新出现问题作出对策。

决策原则的基本原则

  (1)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就是研究经济决策所花的代价和取得收益的关系,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决策者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且要把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较小的劳动消耗物资消耗取得最大的成果。如果一项决策所花的代价大于所得,那么这项决策是不科学的。

  (2)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手段,寻找能达到决策目标的一切方案,并分析这些方案的利弊,以便最后抉择。可行性分析是可行性原则的外在表现,是决策活动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可行性分析论证后选定的决策方案,才是有较大的把握实现的方案。掌握可行性原则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制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决策本身目标系统的制约。可行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就是在考虑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性、选优性、合法性的研究分析。全面性指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决策目标和决策方案,力求完整无缺,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方案。全面性分析要求决策时,必须有多方位思考和比较的余地,全面地考虑和权衡各种得失利弊,全面地把握各种备选方案,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既要考虑到有利因素和成功的机会,又要考虑到不利因素和失败的风险。选优性指决策必须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不同方案中,通过广泛调查,反复对比和全面分析,科学论证后选出最优方案作为对策。这里的“优”主要表现为效益大和效率高。合法性指任何决策总是在一定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须具有法律上的可行性。决策的内容要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并且决策要经过一定的合法的组织程序和审批手续。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一系列决策原则的综合体现。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兴起,为决策从经验到科学创造了条件,领导者的决策活动产生了质的飞跃。决策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1)决策思想科学化;2)决策体制科学化;3)决策程序科学化;4)决策方法科学化。科学性原则的这几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只有树立科学的决策思想,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整个决策才可能是科学的;否则,就不能称为科学决策。

  (4)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决策者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决策参与者、甚至包括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决策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决策。

  (5)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也称为系统性原则,它要求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整体或系统,以整体或系统目标的优化为准绳,协调整体或系统中各部分或分系统的相互关系,使整体或系统完整和平衡。因此,在决策时,应该将各个部分或小系统的特性放到整体或大系统中去权衡,以整体或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部分或小系统的目标。

  (6)预测性原则

  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预测是由过去和现在的已知,运用各种知识和科学手段来推知未来的未知。科学决策,必须用科学的预见来克服没有科学根据的主观臆测,防止盲目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对未来后果判断的正确程度,不知道行动后果如何,常常造成决策失误。所以决策必须遵循预测性原则。

参考文献

  1. 李恕和主编.奔向21世纪 大学生成才哲理[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08
  2. 柯平主编.信息咨询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8.7
阅读数: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