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

目录

  • 1 什么是内隐联想测验[1]
  • 2 内隐联想测验的运用[2]
  • 3 相关条目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是格林沃德(A.C.Greenwald et al.,1998)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并以其创新性和有效性迅速奠定了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范式的地位。

内隐联想测验的运用

  IAT测验是一组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以反应时差异为指标来测量概念间内在的联系强度,从而间接反映个体的内隐心理倾向。

  IAT测验的方法学基础是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启动效应指先前呈现的刺激,对随后的出现刺激或与其相关的某种刺激进行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在IAT测验中,要求被试对目标概念与属性概念做出同一反应。那么,当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紧密或者相容时,被试对于这两个概念做出同一反应的反应时就较短,而如果两个概念联系不紧密或者不相容,反应需要的反应时就较长。完成两类任务的反应时差异称为IAT效应。IAT效应是目前衡量概念间联系程度的关键指标。

  以内隐自尊为例,IAT测验的基本程序如下:

  测验的目的是了解个人关于自我的不自觉的潜隐部分。在测验中,目标概念为我一非我,属性概念为愉快一不愉快。测验按如下序列实施:(1)请被试对目标概念进行分类,辨别出现的词语是属于自我概念的还是非我概念的;(2)对属性概念进行分类,辨别其是表示愉快意义的还是不愉快意义的;(3)对混合的目标概念与属性概念进行分类,对于每对概念都按它们前两步中所对应的反应键反应(如我+愉快用左键反应,非我+不愉快用右键反应);(4)对目标概念或是属性概念进行再分类,用与最初相反的键反应;(5)对重新混合的目标概念与属性概念进行分类判断,目标概念与属性概念的反应键与第一、第四步相对应(如我+不愉快用左键反应,非我+愉快用右键反应)。以IAT效应为指标,通过比较两类混合辨别任务所需的反应时差异,可知高自尊的人完成我+愉快的分类任务要明显快于完成非我+不愉快的分类任务。下图呈现的是IAT测验的五步程序,随着格林沃德对IAT测验的改进,研究者们近来较为常用七步IAT测验程序,七步程序的不同就是将原来五步程序中第三步和第五步重复一遍。计算数据时,只算第四步和第七步的数据,而将第三步和第六步的数据作为练习数据,不计入计算中。

  系列研究表明,IAT测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Cunningham,Preacher&Banaji,2001)和再测信度(Greenwald&Farnham,2000)。其结果不受某些实验程序变量的影响(Greenwald,1998),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不同的IAT测验之间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同时又有良好的区分效度(蔡华俭、杨治良,2002)。局限在于它只能用于测量概念间的相对联系强度。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2.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1 第2版
阅读数: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