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目录

  • 1 什么是内隐社会认知
  • 2 内隐社会认知的特征[1]
  • 3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1]
  • 4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围[2]
  • 5 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3]
  • 6 相关条目
  •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格林沃德(Greenwald,1995)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它标志社会认知的研究进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它是一种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不需努力、无意识的操作过程。

内隐社会认知的特征

  1.社会性。它是对人及人际关系等社会对象的认知,这一过程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2.积淀性。作为一种社会认知结构,它是已有的社会历史事件和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

  3.无意识性。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操作过程。

  4.启动性。个体的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结果,会对新的对象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由于内隐社会认知的活动脱离了意识的监控,直接测量法已无法证明内隐认知过程的存在。为此,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所采用的是间接测量的技术和方法。

  早期的投射测验法是研究内隐社会认知很好的方法。如让被试根据一幅抽象的图片、照片或抽象的刺激讲故事或进行联想式描述,可以获得被试本人不自觉的许多内隐心理内容。斯普兰格(Spangler,1992)发现,用投射法测量的成就动机比用问卷法有更高的预测效度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还有:(1)补笔法,即在被试学习一系列单词后,主试给被试提供单词的缺笔词,要求被试把心中想到的单词填写出来。吉尔伯特(Gilbert,1991)用补笔法揭示了内隐刻板种族印象的存在。(2)阈下条件法,主试给被试迅速呈现一组富有感情色彩(愉快/不愉快)的刺激物,然后呈现中性刺激物,测查其是否对原来的中性刺激做出了情感性判断。(3)反应时法,由被试完成判断任务的反应时差异,来考察其内隐社会认知效应。

  格林沃德(Greenwald,1998)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并以其创新性和有效性迅速奠定了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范式的地位。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围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围主要有:内隐社会知觉、内隐印象形成、内隐社会信息加工、内隐刻板印象、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动机、内隐人格等。

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

  (一)内隐社会知觉的研究

  内隐社会知觉是个体对社会信息的一种无意识获得,属于内隐社会认知的初级阶段。周爱保等人曾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来探讨内隐社会知觉的特性和规律。在一个实验中,周爱保等人选择不同词性(消极词、积极词和中性词)与词频(高频中性词、低频中性词)的64个双字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意识过滤”技术和速示辨认测验,对男、女两种被试进行了内隐社会知觉特点的考察。结果发现:经验、刺激的特性和刺激的启动作用,对内隐社会知觉有显著的影响,而实验材料的笔画数和被试的性别对内隐社会知觉没有影响(周爱保,1998)。

  (二)内隐社会认知中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

  钟毅平、杨治良(1998)采用性质不同的成语(积极成语和消极成语)作为实验启动刺激材料,在启动实验阶段,先告知被试判断成语结构,随后让被试在看来无关的印象形成实验中,判断一张模糊照片上的目标人品质。结果发现:事先呈现的积极或消极成语,对随后的印象形成产生了正向或负向启动效应,其中积极成语启动组倾向于将目标人品质评价为更聪明、善良、谦虚;而消极成语启动组对目标人品质的评价则较差。研究者认为,品质判断所测量的是内隐社会认知,事先判断成语是一种经验或学习痕迹,被试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虽然没有意识到这种经验,但它却影响了人们的印象形成和社会判断。两位作者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呈现表示同一品质但性质相反的成语时,如果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不延迟,则近因在启动效应中起作用,但在延迟情况下,频因在启动效应中占优势。

  1999年,周爱保研究了信息的性质对内隐社会印象的影响。研究者要求被试根据不同性质的信息描述对不同性别的人的印象。结果发现,被评价人的性别特征在社会印象形成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而评价人自身的性别特征却没有显著作用。

  (三)内隐社会认知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内隐的刻板印象是指不能确知的过去经历(内隐记忆)影响着个体对特定类型的社会成员的评价。葛明贵(1998)采用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结果发现,被试对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词的内隐记忆差异显著。突出表现在对“女性”加工的精细和对“男性”加工的相对放松上。而在外显记忆中,对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词没有表现出差异。研究者认为,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与不公正态度,造成了这种对女性目标词的精细加工。而这种内在歧视通过直接测量手段是不能获得的,其作用也是在主体没有明确意识到的情形下发生的。研究者称这种现象为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刘素珍、杨治良等(1998)以肯定词和否定词分别与黄、白、黑三字搭配为刺激材料,用概念加工与数据加工的方法来研究刻板印象。实验结果发现,在不同加工水平下,被试对“黄一肯定词”搭配线索提取成绩,超过其余两种字与肯定词的搭配,也超过“黄一否定词”的搭配。反之,“黑一否定词”搭配超过黄、白与否定词的搭配,也超过“黑一肯定词”的搭配。实验证明了刻板印象可以再分离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明确地从操作上界定了内隐刻板印象是无意识内隐影响的结果。

  格林沃德等人(1998)将IAT测验引人对种族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实验以白人学生为被试,以白人和黑人的姓名为目标刺激,以表示愉快意义与不快意义的词为属性刺激,以完成对(白人+愉快)/(黑人+愉快)的分类任务所用的反应时差异为指标。研究发现:IAT效应显著,被试对于白人姓名显示出积极的内隐偏好。但是从外显态度测验的分数来看,此实验的大多数白人被试都认同种族平等或偏向黑人。在本实验中,内隐态度测量与外显态度测量出现了分离,证实了许多白人都深藏着对黑人的无意识的消极评价,同时还保持着积极的外显态度,因为无意识偏见会对主体的自我形象产生威胁,故其被逐于意识之外。

  (四)内隐自尊的研究

  内隐自尊是过去自我态度积累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是个体在评价与自我相关的对象时,由内隐的自我态度带来的一种无意识效应。关于自我偏见和角色扮演的研究,揭示了其中内隐自尊的存在。自我偏见效应是指人们在进行判断时,潜隐的自我肯定会带来判断上的偏见。人们倾向于从有利于维护自我形象的角度做出判断,并修正过去的记忆。这一自我认知偏见具有适应性功能,有助于保持自我的完整和统一性。

  格林沃德等人(2000)的实验研究对内隐自尊用IAT进行了测量。内隐自尊在这里是指自我在评价与“我”有关和无关的对象时的潜隐效应。该实验中的两个IAT测验分别涉及情感性和评价性内隐自尊:情感性IAT采用表示令人愉快或不快意义的词语,如:钻石、健康、日出、剧痛、垃圾、毒药等,作为表示积极和消极情感性概念的项目;评价性IAT采用表示积极和消极意义的词语,如:明亮、尊贵、诚实、丑陋、卑鄙、罪恶等,作为表示积极和消极评价性概念的项目。总的来说,当自己与表示愉快意义的项目联系时,被试的反应更为迅速。两种IAT效应都很显著,且两种IAT效应之间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性别和种族对自尊的IAT分数作用不显著。并且,关于自尊的IAT测验与其外显测验的得分之间往往仅存在低相关。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1 第2版
  2. 沈德立,阴国恩主编.基础心理学 第2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
  3.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阅读数: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