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型政府

企业型政府(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

目录

  • 1 什么是企业型政府
  • 2 企业型政府理念的分析
  • 3 企业型政府重塑10原则

什么是企业型政府

  "企业型政府",又称"企业家政府"、"企业性政府"和"企业家精神政府",是 新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近几年行政改革和学科研究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有学者甚至将其作为取代官僚制、建立政府新范式的代名词.然而,人们对其语义的理解和概念的确立很不一致,而且存在一定的误解.

所谓企业型政府,并不是要把政府作为企业来运作,因为二者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别,而是指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更有效率和活力,并成为9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政府改革的主导理论。这一理论的领军人物、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他们合著的《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了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的基本原则,并认为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终将会代替传统的官僚主义模式。

  企业型政府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既是对数十年来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检讨与反思,也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自觉调适。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转移、政府权威的日趋下降、工商企业再造经验的传播、信息技术的普及等因素,构成了政府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政府职能扩张和规模膨胀所导致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则成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企业型政府的直接动因。面对这一形势,传统官僚制严格的等级制线性结构、对法律的过度崇拜、过于细致的专业分工显得日益僵化,力不从心,这进一步构成了行政改革的体制原因。作者认为,企业型政府是公共行政改革过程中运用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理论改造传统运作方式,使其具有顾客至上成本意识创新精神的政府,是公共行政从传统官僚制向后官僚制转换的一种理想模式。这一主张,既非将政府同化为企业,亦非政府官员都由企业家来取代,而是用企业理论、企业家精神来影响和引导的政府改革,使未来政府更具有回应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企业型政府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既是对数十年来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检讨与反思,也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自觉调适。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转移、政府权威的日趋下降、工商企业再造经验的传播、信息技术的普及等因素,构成了政府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政府职能扩张和规模膨胀所导致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则成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企业型政府的直接动因。面对这一形势,传统官僚制严格的等级制线性结构、对法律的过度崇拜、过于细致的专业分工显得日益僵化,力不从心,这进一步构成了行政改革的体制原因。作者认为,企业型政府是公共行政改革过程中运用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理论改造传统运作方式,使其具有顾客至上、成本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政府,是公共行政从传统官僚制向后官僚制转换的一种理想模式。这一主张,既非将政府同化为企业,亦非政府官员都由企业家来取代,而是用企业理论、企业家精神来影响和引导的政府改革,使未来政府更具有回应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对于企业型政府的核心特征和价值取向,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建构服务型政府必须形成企业家“顾客至上”的理念;重视成本收益分析;要侧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引进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放松规制,激发创新精神;减少层级数量,贴近民众。在战略与策略制定上,围绕目标和角色定位设计组织流程,分析其有序竞争绩效管理的行为诱因,回溯“以足投票”的责任机制,构筑控权体系,重塑组织文化。继而在对企业型政府进行模式比较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扁平化、行政事务治理化、运作制度化等方面对建立企业型政府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全面分析,科学地建构了企业型政府模式的理论体系。

企业型政府理念的分析

  1、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和定位:掌舵而非操桨。如果将市场经济比作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政府的角色应是把握船的方向和速度而非亲自去划船。这意味着政府职能应从“无所不为”转变为将核心精力用于宏观调控,由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和调节。

  2、授权与授能。政府对社会的治理要强调治理的分享与权利的分享,要充分授权与授能,将政府服务的重心下移,通过对基层的授权达到对基层的授能,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与执行能力。

  3、以竞争改善服务。竞争是企业的发展之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的管理也应通过引进竞争来提供多样化服务,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顾客导向。企业产品的核心、营销策略的选择都取决于顾客的需求,政府的管理不能是自愿自理、自我欣赏,而应遵循政府服务的对象一一公民的需求。

  5、预防而非治疗。好的管理者是把问题解决在其发生之前,而不仅仅是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应提高政府的预警能力和迅速反应能力。

  企业型政府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资源、竞争、成本、效率和率和效能是指企业和政府都应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效能则是指实现目标的程度,政府应强调规划管理、目标管理

企业型政府重塑10原则

  根据OsborneGaebler,政府往往表现不佳,给人以高高在上、蹒跚迟缓、过于集中、官僚僵化的感觉。“我们设计政府机构保护公众免受获取许多权力或误用公开金钱的政客和官僚主义者。 为了预防政府和官员盗用公共财产,我们设计的制度又使得管理公共财产在事实上变得不可能。。。为了对政府行为实施有效控制,我们设计流程,控制投入,在方方面面做了规定,然而我们却忽略了结果。。。” Osborn和Gaebler为我们推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机构管理理念——“企业型政府”(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 一种能够与盈利性企业、非盈利性组织以及其他机构进行博弈的政府组织,事实上企业型政府也是时代发展的必需。

  企业型政府重塑10原则如下:

  1.发挥指导性(Catalytic)。 少划桨,多指挥。正如球赛中,自己做啦啦队,少下场做球员。

  2.发挥社区自主性(Community-owned)。 多授权,少服务。鼓励当地政府机构及民间社团热心参与地方事务。

  3.发挥竞争性(Competitive)。 将竞争机制注入服务内容,用各种办法鼓励良性市场竞争、行业竞争以及地区竞争。

  4.发挥任务性(Mission-driven)。 变制度导向为使命导向,不要一成不变地做事情,要有制度的弹性和工作的灵活性,能够接受和完成随时指派的工作任务。

  5.发挥结果导向性(Results-oriented)。 要注重产出,而不是投入,成效比成本更重要。

  6.发挥客户导向性(Customer-driven)。 政府的顾客就是人民,而不是官僚机构本身,人民的权益和需要比政府自身的方便重要的多。

  7.发挥企业家精神(Enterprising)。 除了节流,更要注重开源。

  8.发挥预见性(Anticipatory)。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9.发挥权力分散性(Decentralized)。 转变中央集权的做法,在适当监督下,鼓励地方政府或机构的参与性,发挥因地制宜的功能。

  10.发挥市场导向性(Market-oriented)。 通过市场力量促进变革,鼓励民间扮演过去由政府扮演的角色。

  David Osborne、Ted Gaebler的企业型政府模型,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并直接导致了1994年由美国副总统戈尔领导全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运动(NPR)。

阅读数: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