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拍卖

目录

  • 1 什么是产权拍卖[1]
  • 2 产权拍卖的内容[2]
  • 3 产权拍卖的范围[3]
  • 4 产权拍卖的程序[3]
  • 5 产权拍卖的优缺点[4]
  • 6 产权拍卖与产权并购的区别[3]
  • 7 产权拍卖的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5]
  • 8 参考文献

什么是产权拍卖

  产权拍卖是产权拥有者通过拍卖形式,使产权由拥有者向需要者转移的一种产权交易形式。

产权拍卖的内容

  产权拍卖包括企业的整体性拍卖,以及企业闲置的设备、仪器等资产拍卖。整体拍卖是将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一起转让,转让后原企业法人资格被取消。对行将破产企业的拍卖,由于其法人地位仍然存在,属于产权的有偿转让;对已破产企业的拍卖,由于其企业法人资格已经消失,此时拍卖的真正意义已不是产权的有偿让渡,而是偿付债务和股东投资。

产权拍卖的范围

  产权拍卖分为单项拍卖和整体拍卖。

  ①单项拍卖。单项拍卖的资产一般主要包括:企业或行政单位多余的、长期闲置或封存的资产;企业财产利用率极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为需要出售的资产。

  ②整体拍卖。整体拍卖是指把企业资产全部拍卖,一般说国有小企业的产权原则上都可以出售。对于资产数额较大的小型国有企业,也可以折股分散出售。

产权拍卖的程序

  ①需拍卖的企业由企业经营者、资产管理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在征求企业职代会的同意后,进行产权拍卖的准备工作。

  ②买方所有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或组织专门小组,对被拍卖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和资产评估,并依据评估的资产价值、供求状况等因素,由资产所有者代表提出拍卖底价,并经企业主管部门核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被拍卖企业价格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要保证国有资产不受损失,防止低价甩卖和泄露底价;底价的确定应简便易行、公平合理;成交价格要在公平竞争中形成,禁止私下交易。

  被拍卖企业原租用的国有房产经房产部门批准后,可以一并出卖;土地使用权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也可以有偿转让,一并出卖国有房产与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要相应增加拍卖底价。

  ③企业交易市场对被拍卖企业进行审验、评估、发布公告、公开竞争,指导买卖双方成交。

  ④拍卖成交后,买卖双方要签订契约,并进行公证,办理产权和土地使用权转移手续。契约内容包括:企业概况、成交价格、付款方式以及其他事项;整体性拍卖企业产权转移的购买方,应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报换发执照,购买方若要改变经营范围,须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产权拍卖的优缺点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便于构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提供不受欢迎的相关行为的最大容量;在允许没有替代资源的执行客体在继续使用资源的同时,有效限制了对资源的无度消耗;同时可以使得执行主体——政府获得财政收入

  产权拍卖这种工具也有一定的缺点:首先,在于允许谁使用、不允许谁使用的信息成本太高。其次,这种工具带有强烈的工具理性,而在价值上则存在着鼓励投机的导向。再次,这种工具的使用干扰了市场经济的自由选择,从社会总体而言带有强烈的不公平性。

  第四,当执行主体较少受到外部监督时,这种工具的使用很容易带来寻租的可能。这种方法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真正实现预期目标。

产权拍卖与产权并购的区别

  ①被拍卖的产权,可以是部分产权,也可以是全部产权;而企业并购是对被并购企业全部产权的并购。

  ②拍卖的购买主体可以是多个企业,而并购的主体通常是一个企业。

  ③产权拍卖的成交价是在购买者的竞争中形成的,它可以围绕资产评估值上下浮动;而并购企业的成交价是通过协商成交的,底价一般要高于资产评估值。

  ④产权拍卖中的购买企业对被拍卖企业一般不承担义务;而并购企业要对被并购企业的债务、职工安排等承担义务。

产权拍卖的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

  一、注意资产评估问题

  对企业产权拍卖,首先要进行资产评估。对企业资产评估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些债权债务,尤其是呆帐死帐、应收应付款、递延资产潜亏、仓库存货等问题难于界定。买主力争少算资产少出钱,卖方想争更多的利益。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抽调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同志组成评估小组。在审计评估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不漏评、不低估、不错估。对难于界定的问题,聘请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职能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认定,真正做到集体资产不流失。

  二、注意选好买主问题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人才是最重要因素,尤其是企业的法人代表。一个好的企业家可以在困境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因此,在拍卖企业产权时,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重点,选好企业买主是关键。拍卖中,我们坚持了公开公平、同等条件下原法人代表优先的原则,从我镇拍卖的8家企业来看,大部分卖给了原企业法人代表,主要有以下二点好处:一是企业的干部职工心理上容易接受;二是企业法人代表对企业,市场情况熟悉,在确定买主过程中,对原法人代表采取的是“三座谈、一审定”,即找中层干部座谈,职工座谈,退休老工人座谈和近三年的经营业绩审定;对外来人员进行资格审定,一般要求经营企业达二年以上时间,有显著成效的人:为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在三友公司产权拍卖中,公司内部有一人比原企业法人代表多出2万元要买该公司,但经组织考核该同志经营思路不清晰,果断取消了购买资格。拍卖企业产权,是为了真正的政企分开,消除企业法人代表的短期行为,使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从而更好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然而对不具备企业家素质或对只想捞一把,最后把包袱丢给政府的人,坚决不卖。

  三、注意职工安置问题

  安置职工是企业产权拍卖的最大难点: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由买主负责安置职工,并要求对在本企业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干部和职工逐步进行保险,为保证企业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在拍卖中要求做到“三个不变”,签好“二个合同”及做到“二个落实”。“三个不变飞”即:职工的工资待遇不变;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不变;职工的政治待遇不变:签订好“二个合同”即:政府与买者签订好职工安置合同;买者与职工重新签定劳动用工合同,做到“二个落实”即:比照有关政策妥善落实职工离厂政策和离厂职工的基本待遇。这样既可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又解决了买主的后顾之忧,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到目前为止,我镇8家已拍卖的企业,共为183名10年以上工龄的干部职工办了养老保险,共买金额为93.5万元。纸箱厂老板刘克兰98年买断产权后投入25万元,村全厂50多名干部职工,根据工龄长短全部进行了保险。大兴染织有限公司老板涂元福和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老板周家贵均用一定资金对公司的中上层干部、业务骨干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保险。以前是不愿买保险,现在是主动买保险,部分企业对临时工也拟买保险,8家企业产权买断后,职工队伍稳定。但对确是不愿在原单位工作的职工,采取买断工龄的办法予以安排,使部分疑难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四、注意拍卖基价和实后资金管理问题

  科学确定拍卖基价,既可兼顾买卖双方利益,更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对资大于债的企业,按净资产为基价拍卖,对资不抵债的企业,视其区域、规模、市场品牌等与买主协议定价出售,我们以为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如送给某人经营。一是本人没有压力;二是受送者的顾虑,怕干好了政府再收回去。出钱是为了让企业买主承担一定的风险,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在确定拍卖基价时,我们将部分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没有一起拍卖,而是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好坏确定每年的土地租用金,先订十年不变,保证了以后镇政府包干经费的基本不变。

  在企业产权拍卖后的资金管理上,把好资金的使用关,严禁一切形式的消费。我镇成立了资产管理委员会,专门管理全镇集体资产处理后的资金问题。做到集中管理、集中使用,这笔钱主要用于开发新项目、新产品和效益好的企业临时周转。

  五、注意明确政府对产权拍卖企业的职能问题

  企业产权拍卖后,自主经营,承担决策和投资风险,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政府及主管部门应转变传统观点、改变管理模式。我们对企业主要是宣传、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即政策上的宣传,业务上的指导、环境上的协调,工作上的监督和服务,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加强管理。通过聘请经济专家为企业举办管理知识培训、组织召开现场管理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引导私营企业克服亲情观感情观,开拓视野,按公司机制进行科学管理。如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每月召开一次董事会,分析公司运行的情况,解决市场销售、生产环节及管理中的问题,由于科学管理,运作规范,该企业被省企业局评为管理样板企业,正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和火炬计划,并获得了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二是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去年纸箱厂遭受入雨袭击后,全厂进了一、二尺高的水,政府知道后,买了两台潜水泵,并及时组织人员为该厂排涝抢险。刘克兰同志感激的说:“姑娘出了嫁,政府还这样关心支持我,我永远不会离开政府这个家。”三是督促企业规范运作、执行拍卖合同。今年我镇有一家被拍卖的企业业主,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经营虽然赚了点钱,但退休职工的工资不能按时发,且去装修自己的房屋,我们接到群众的反映后,及时找业主本人,督促其按政策和拍卖合同执行,缓解了职工与老板的矛盾,对业主思想上出现的偏差得到及时纠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企业产权拍卖后,我们注重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参与、不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但并没有放弃对企业的管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管理的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晔主编.中国城乡自来水经营管理全书.海洋出版社,2001
  2. 王孟钧,陈辉华,刘少兵编著.建筑企业战略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3.0 3.1 3.2 李凤云,王克,刘志伟.资本经营: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4. 严强主编.公共行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汪永基,王江令编.光辉的历程 第三卷.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阅读数: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