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产业化扶贫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所特有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民脱贫增收。
产业化扶贫是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提出来的,国务院扶贫办开发领导小组在“一体两翼”扶贫模式中把产业化扶贫纳人其中。
产业化扶贫模式主要有公司带动型、基地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优势产业带动型和乡村旅游五种模式,下面就这几种主要模式加以详细分析。
1.公司带动型
这种模式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企业为龙头,围绕一项产业或一种产品,实行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不仅与外界市场联系,而且与农户联系。形成一种“公司+农户”的产业组织格局。该模式的做法就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单,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帮助,同时积极协调贫困农户向银行贷款,并为其提供小额信贷担保。公司与农户的关系主要靠生产和销售合同来维持。公司直接与分散、独立的农户签订单,合同中明确规定龙头企业和农户各自承担的责任与权利。这种组织模式不仅帮助农户解决了信息、资金等难题,而且为农产品找到了销路,解决了“卖难”问题。对公司的好处在于使得公司获得了质量好的农产品。
2.中介组织带动型
这种模式是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由贫困农户参与决策和执行扶贫行为的活动,并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共存、实现良性循环的一种扶贫方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将一家一户组织起来,将分散的经营联结成一定的规模,主要解决一家一户单干而干不好的事情。中介组织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或由专业大户自发形成的中介组织。公司与农户通过中介组织来联结,公司先与中介组织签订合同,然后由中介组织与农户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降低公司与分散农户签订合同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中介组织对公司和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3.商品基地带动型
这种模式即把开发资源与建设商品基地结合起来,根据本地实际,选好重点产品,建立一个商品基地,培植一个优势产品的一种产业化扶贫。这类生产基地是以贫困农民为主体,以贫困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其中基地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比较专业的生产区域。生产基地通过把分散的土地进行集中,是大量的农户进行连片种植。这样既可以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又便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获得农业规模收益。
4.优势产业带动型
这种模式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入手,以“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思路,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群和产业链。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以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气候条件为基础,优选出优势主导产业柑桔,并建立了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柑桔批发市场,以此加快泸溪县柑桔产业开发,促进果农增收,推动泸溪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目前,该地区的古丈毛尖茶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以及“老爹”牌果王素远销国外。带动当地农户实现了脱贫。还有湖北省恩施州也堪称典范。恩施州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硒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发展富硒绿色食品和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形成了魔芋、茶叶等特色产业,覆盖了70%的乡村和贫困农户。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提高产品的档次,形成县域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这种扶贫模式具有很大的连带效应,以特色产业群为依托,通过精品名牌的拉动,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选取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只有强势的优势产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再就是生产规模不能太大,只有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垄断地位,商品的价格才会高,农户从中才可以获得更大的好处。
5.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也是产业化扶贫成功的模式之一。乡村旅游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李明槐(2007)指出,旅游扶贫是指依靠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扶持下,通过发展旅游业,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独特的景色和民俗文化为主要载体,以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观光旅游。
1.避免产业结构趋同
目前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大都相似,很多农村主导产业仍是传统农业,并且多数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特色产业不强。往往出现一个地区开发出一个扶贫产业,相邻近地区相继发展相似的产业,这样就导致农产品的供大于求,不仅没给贫困户带来收入的增加,反而会打消他们参与产业化扶贫的积极性。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中介组织都要积极调查分析市场行情,切实根据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突出地方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加快主导产业的培育力度,逐步形成具有贫困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带。
2.产业化扶贫与科技扶贫相结合
科技扶贫模式主要是通过向贫困地区输入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帮助贫困农民提高素质,提高生产技能,改变落后面貌的扶贫活动。不管前面所说的“公司带魂型:”还是“基地带动型”扶贫模式,都需要农民拥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政府可以在贫困地区选择一批与当地主导产业建设相结合的科技扶贫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或者让中介组织为农户联系科技人员为农民提供技术,通过科技扶贫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使得农户学会科技种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农民自身的组织化程度也同时得以提高。
3.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贫困地区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必须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建设相结合,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掠夺式开发扶贫。近年来,在实施产业化开发过程中,有些地方追求短期效益,把带有环境污染的开发项目作为当地支柱产业来培育。结果导致土地荒漠,森林植被严重破坏,而贫困现状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使得脱贫致富的道路更加艰难。旅游扶贫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能充分发挥乡村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