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货币协定

三国货币协定(Tripartite Agreement)

目录

  • 1 什么是三国货币协定
  • 2 三国货币协定的背景与影响
  • 3 相关条目

什么是三国货币协定

  三国货币协定指1936年英、美、法三国签订的货币协议。该协议规定三国中任一国若要调整汇率,都需事先知会其余各方。

  “三国货币协定”为了恢复国际货币秩序,英美法三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谈判,于 1936年9月达成所谓“三国货币协定”(Tripartite Agreement),这个协定不提金本位与固定比价,也没有谈协调各国政策的正式机制,三国只是同意尽力维持协定成立时的汇价,减少汇率的波动,共同合作以保持货币关系的稳定。

  同年10月又签订了三国相互间自由兑换黄金的“三国黄金协定”。根据规定汇率逐日商定,三国外汇稳定基金协同干预市场,并决定买卖某一共同的通货,每天用黄金进行结算。

三国货币协定的背景与影响

  1816年6月22日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首先实行金本位制。随后德国、法国、俄国、日本和美国陆续实行金本位制。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对货币单位规定含金量,各国货币以黄金为基础,可以自由兑换,成为国际间的支付、清算手段,形成国际性的货币制度,即国际金本位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为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将流通中的金币全部收回,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宣告崩溃。战争结束后,到1925年英国企图维护英镑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首先采用了金块本位制,接着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也先后仿照实行。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英国连金块本位制也无力维持,于1931年9月宣告废止,英镑便成为完全不能兑现的纸币。法国经济危机爆发稍晚,金块本位制延续到1936年10月也停止实施。但这时美元、英镑汇率已趋稳定,为了不再引起新的竞争性贬值,美、英、法签订三国货币协定,规定自由兑换黄金。当时的国际金融处于无秩序、无制度的状态,三国货币协定实际上是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秩序的货币体系。比利时、荷兰和瑞士等国相继参加此项协定。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该协定也被搁置未能继续实行,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复存在。

  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实行金本位制。1930年以来,受到大萧条冲击的各国感受到黄金短缺,德英美等国等先后对黄金实行管制,放弃金本位制度。但以法国为首的黄金集团国家依然坚持金本位制度,1936年,法国无力承受过高的法郎,宣布法郎贬值,同年与英、美签订三方货币协议。该协议标志着金本位制度的彻底破产,并预示着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国际金融制度的诞生。

  三国货币协定是二次大战前为了恢复国际货币秩序达成的,对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有着启事作用。

相关条目

阅读数: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