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akota

目录

  • 1 什么是Desakota
  • 2 Desakota的形成背景
  • 3 Desakota的由来和要点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Desakota

  加拿大学者麦吉(T.G.McGee)在对亚洲一些国家进行长期研究后提出了“Desakota”概念,即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麦吉(T.G.McGee)80年代提出的Desakota模式,是对亚洲发展中地区城市与乡村两种空间类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空间表现作出的理论总结。

Desakota的形成背景

  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而发展中国家直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城市化进程才明显加快。这种滞后性使得原有的根据西方社会的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城市化理论显得不再完备,因为这一理论建立的前提是认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将不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消失。5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出现了以大城市和周围地区的高速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张,在城市边缘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城乡交接地带。同时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使过去独立发展的城市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而且沿城市之间的交通通道形成了新的发展走廊。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密集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这些特征表现尤为突出。城乡交接带和发展走廊的形成是城乡之间经济要素流动和重新配置的结果。这种特殊的空间形态既非城市,也非农村,但又同时表现出城乡两方面的特点,因此被学者称之为“灰色区域”。“灰色区域”的出现,淡化、模糊了城乡之间的界限,用建立在西方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城市化理论很难对此作出充分解释。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致力于探求新的理论模式。加拿大学者麦吉(T.G.Mcgee)提出的Desakota便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

Desakota的由来和要点

  1985年麦吉提出在亚洲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印尼爪哇、泰国、印度、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核心区域出现了与西方的都市区类似而发展背景又完全不同的新型空间结构。它们出现于人口密集的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处于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廓地带,借助于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带动了劳动密集的工业、服务业和其它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实现了居民职业活动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的转变。1987年麦吉提出了Desakota概念的原型Kotadesa。在随后正式发表的文章中,麦吉采用Desakota一词表示具备上述条件,已实现经济形态转型的原乡村地区,并提出类似于大都市带的超级都市区(MegaurbanRegion)概念,将其范围定义为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由发达的交通手段联系起来的核心城市,当天可通勤的城市外围区及核心城市之间的Desakota区域。

  Desakota区域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是相当密集的人口、分散的农户经营方式和以水稻种植为传统产业。在欧美大都市带的空隙地区,人口散居造成密度往往较低。但在亚洲的Desakota区域,高密度的人口长期定居在一起,从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活动,而水稻种植等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却具有很大的季节变动性,因此在农闲季节必然有大量劳动力需要寻找非农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在亚洲地区传统的农业发达地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与原有的人口聚居地在空间上是统一的,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这为城乡之间密切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

  其次,亚洲地区Desakota区域是由原中心城市的工业向外扩散和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而西方的大都市带是市中心地区的居民不断向外迁居而形成的。在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制定过鼓励城市产业向郊区扩散的政策,同时通过农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出水平,鼓励扶持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得在传统的农业发达地区,非农业活动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农业不再成为居民唯一的收入来源。部门众多的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而同一家庭内的各个成员也可以从事各不相同的产业活动。

  第三,在欧美大都市带的中间通常分布的是一些环境优美的居住和休憩用地,但在亚洲的Desakota区域,农业、副业、工业、住宅及其它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交错布局,混杂特征极为突出。这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为当地农产品提供便利的加工场所的同时,也往往带来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第四,密集的交通网使其与周围地区的联系极为方便,使Desakota区域的人员和货物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迁移性。普遍使用摩托车、卡车等非高技术的运输手段,它们以相对低廉的运费形成区域的运输网络并不断将其范围扩展。

  第五,由于农业从狭义的水稻种植扩展到蔬菜、水果和家禽的种养殖业,服务业部门也相应地得到扩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劳动力参与到了非农产业活动中。

  最后,原来为城市和农村制定的管理系统已不适用于这一地区,管理上成为薄弱环节,非正式部门(informalsector)的普遍存在使Desakota成为一种“灰色区域”。

  亚洲各国的Desakota的类型:

  (1)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由于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或转入非农产业部门而形成的Desakota,这种过程与通常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一致,以日本和韩国较为典型;

  (2)由于两个或多个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而不是主要向各自的周围地区扩张)而形成的新的发展区域。交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最终使这些大城市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在这些城市间形成狭长的发展地带。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的沪宁杭地区、台北—高雄地区、泰国中部平原和印度加尔各达地区;

  (3)邻近国家的次级中心城市(如省会),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密集但非农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均较为缓慢的内陆地区。引起这类地区空间结构转换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密度的人口压力。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的四川盆地、孟加拉国、印尼南部的喀拉拉邦和爪哇岛的部分地区。显然,Desakota的出现,并非单纯受城市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具备特定条件的地区,由于城市与乡村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密度重合造成的。

参考文献

阅读数: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