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性思维

目录

  • 1 什么是预测性思维[1]
  • 2 预测性思维的特点
  • 3 预测性思维的原理[1]
  • 4 预测性思维的预测方法[1]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预测性思维

  预测性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对事物过去和现在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未来或未知的前景,预先作出估计、分析、推测和判断的一种思维过程。

预测性思维的特点

  预测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同其他思维方式相比,有其独特之处,这表现在:

  (一)超越性

  这首先表现在超越事物现实的规定性。预测虽是从现实出发,以事实为根据,但思维成果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而是预期的。其次表现在超越实践的历史界限。思维成果不是现实实践的产物,而是要经过人们往后的实践来争取实现的东西。

  预测性思维的超越性,是意识独立性在思维方面的重要表现。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但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并不是同步的。就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来说,意识既有落后于物质世界发展,落后于实践的一面,又有超越于物质世界发展展、超越于实践历史界限的一面。这两种情况是认识中的普遍现象。作为意识之一的思维具有超越性也是普遍现象.

  (二)探索性

  预测性思维是从已知探索未知。这种探索虽然是有根据的、科学的,但毕竟是探索,带有一定的猜测性。这种猜测可以转化为事实,而在未转化之前,始终是猜测。

  预测性思维的探索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人们按照选定的方向和目标,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思维材料,使探索的未知逐步转化为己知,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一部人类的思维史,可以说是人类不断探索未知的历史。但在人类的早期,人们探索未知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探索未知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前人。探索性作为预测性思维的特点也日益明显籼突出起来。

  (三)近似性

  预测性思维是预测主体对预测对象发展趋势、发展状况和发展后果所作的推测、估计和判断。预测主体是受知识、经验、思想、情感、志趣、爱好以及思维习惯等等支配的活生生的人。知识、思想、情感、志趣、爱好等等的变化,直接影响预测的效果;预测对象也是处于错综复杂关系之中,并且其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事前的预测与实际结果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只能是一个相似值。

  (四)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既来自预测对象方面,也来自预测主体方而,还来自方法等方面。从预测对象看,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可以预测的,但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发生变化,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曲折其至倒退,以及以什么形式干扰基本趋势的过程等等,又是难以预测的。从预测主体来看,往往由于知识不多、经验不足、观察分析能力不强,掌握的资料和情报不够准确和完整等,导致预测分析不够全面.从方法来说,由于选用的方法不妥当,以及方法本身的局限性,这种预测性思维的结果难免只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预测性思维的这些特点看,似乎它的可靠性不如其他思维方式,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预测性思维尽管超越现实,但它是立足现实及其发展规律,对未来的可能作出多种推测的思维活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单义的,从现实可能性的角度,它是多义的,可以有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以及最好、较好、不大好、较坏。最坏等可能性。预测性思维就是把可能性具体化,为人们提供上行识别比较,仿到心中有数,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仆,利用条件,调整条件,争取好的可能性,力避坏的可能性。

  正确认识预测性思维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对待预测的成果.对预测成果既不能不加分析地绝对相信,又不能不加分析地怀疑和否定,同时也不能过分苛求,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不能绝对化,预测性思维也一样。

预测性思维的原理

  预测的一般原理如下:一是可知性原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可知性原理,人们只要掌握了事物自身固有规律,弄清了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了解了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推测该事物的未来。二是条件性原理。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可能和现实矛盾,任何一种可能性都需要我们创造条件才能使之逐渐地变为现实。预测正是根据事物从可能到现实转化的主观、客观条件作出的。三是可控性原理。人们在考察事物发展机制和过程中发现,在人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参与中,可以通过有目的地调整人的行为或其他因素的变化来达到调节和控制事物的未来发展和可能后果。当然,这种调节是遵循事物内在矛盾的运行规律进行的,这也正是科学预测的根据所在。

预测性思维的预测方法

  一、直观型预测法

  直观型预测就是一种靠人的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和未知状态进行预测的方法,其特点是利用预测者对预测对象外部表象的直观感觉和了解,利用人的直觉能力进行判断和思维,得出预测结论。直观预测在党的建设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利用专家群体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对某一事物的未来趋势和前景作出直观式的判断和预测。例如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运用专家智慧进行直接判断的结果。根据我国经济增长的大致幅度和概率,充分估计了各种可能发生的大致情况以后作出的。事实证明,在对未来的事物可能发展的目标方面,采用直观型预测法是相当有效的。

  二、探索性预测法

  该法的基础是把握事物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主要条件、主要矛盾、主要核心、主要动力、主要任务、主要指标等)。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主要因素所规定的事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发展趋势是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的,由此可以推断事物发展的未来可能的趋势和结果,这就是探索型预测法。探索型预测法在党的建设中的运用,在宏观上表现为党的建设的主题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将会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行。从微观来说,每一个党的基层组织都将围绕着“经济建设”进行党的建设,因此,党建和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即探索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它规定着党的建设的任务、举措、方向和趋势。虽然,这种探索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但总的方向是不会变化的。

  三、规范性预测法

  规范性预测是对直观和探索性预测的补充。它是通过事物未来发展的目标预先确定,再具体设计实现目标的系统规划或者战术计划。从我们党的建设来说,任何一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的未来建设规划都可以采用规范性预测来进行。这种方法根据实现目标的要求,然后再分析实现各具体目标的条件和可能采取的措施,再将实现总目标的相关因素列举出来,综合建立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各因素相互作用对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并进行必要的选择,最后建立起一个系统和完整的规范性规划或计划。规范性预测一般运用于党建的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原因在于大的项目涉及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采用规范性预测有利于建立比较清晰的、系统的规划方案。

  四、组合性思维方法

  组合思维不是一个很规范的概念,它的大意是把某些已知的、熟悉的元素通过重新组合,构成一个富有新意的事物。这种思维方法很简单,然而在创造性和预测性思维中很有效。组合思维的具体形式有:(1)特性组合,即事物的特性通过组合形成新事物。如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有些单位提出企业政工机构的设置可以遵循党政合一的原则。这样,政工和行政的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职责就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事物,根据这种组合又进一步提出培养政工和行政相结合的复合性干部(即“双功能”干部)。(2)目标组合。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多重任务,多重目标(如经济、思想、组织、治安、计划生育等),一个优秀的党支部要善于将各种目标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节奏、有程序、有布置的目标体系。(3)制度组合。如党的监督体制建设,可以把党外和党内的监督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监督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监督体制。(4)工作内容组合。在党的建设中,工作内容的组合十分广泛,如把对干部的选拔、使用与对干部的培养教育组合起来;把制度建设与加强思想建设组合起来;把纪律检查与对干部的考察、使用组合起来;把惩治腐败与扶持正气组合起来等等。

  上述这些组合,都会形成一种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因此,组合确实是一种创造。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是一种组合,由此可以推而广之,典型经验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政策、方针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等。这些组合都会产生新的创意、新的预见、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叶海平著.党的建设战略和方法.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研究,2001年06月第2版.
阅读数: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