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The nonmonetary overinvestment theory)
目录
|
投资过度理论又分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和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两种。
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则强调非货币因素在经济周期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威克塞尔(K.Wicksell)和德国经济学家斯皮托夫(A.Spiretuoff)。该理论并不否认货币因素对引起投资过度的作用,但认为这种影响是次要的,导致投资过度的主要因素是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的开辟、以及农产品的丰收等。
非货币投资理论与货币投资理论之间的最大差别,很明显就在于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投资过度。非货币投资理论在理论上并不以货币为依据,他们也提到货币力量,但把它放到了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对他们来说,货币因素可以看作是当然现象而不是一种推进力量。他们所着重的是属于生产范围内的那些因素,如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开辟等等。也就是为新投资提供机会的那些环境。
庇古和熊彼特的分析,则在很大程度跟这种理论相接近。该理论所描述的扩张过程,跟货币投资过度学派的论调大致相同。投资活动的恢复,产生了收益和购买力。需求增长了,首先是资本品和投资资料的需求增长,然后是消费品需求的增长。价格上涨了,主要是资本品和投资资料(钢、铁、水泥、木材、砖瓦等等)价格的上涨。
非货币投资过度学派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正是繁荣走向崩溃这一转折过程的解释。
斯庇索夫认为,之所以会发生危机,是由于资本在实际上的不足。他进一步指出所谓资本不足的意义,并不只是货币资金的缺乏,而是在一定的有限种类的商品生产中发生了严重不均衡的现象。繁荣走向崩溃的造成,不是由于储蓄过度,而是由于储蓄不足;引起资本不足并使繁荣终止的原因,并不是消费不足,而是在某种意义下的消费过度。进入萧条时期以后,普遍存在的是悲观情绪。悲观情绪和对投资的厌恶,使购买力的量趋于萎缩。资本并不用于投资或购买生产品,却都被贮藏了起来,或用以填补亏损。萧条持续一段时期以后,由于工资削减、原料价格下跌、利息率下降、生产方式改进等原因,使资本设备的建造成本降低,因此新投资受到了鼓励。新投资的出现,形成了促成萧条走向复苏的力量。
但斯庇索夫认为,萧条时期自动形成的这类调整,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打破萧条下的僵局,他认为还必须借助于如新发明、新发现、农产品收获量增加等等外来的突出的刺激力量,才能打开投资的新局面,提高预期利润率。现在有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十九世纪的周期现象,就是由种种新发现和新发明酿成的。在种种新发现和新发明等外生因素刺激下,经济又进入了另一轮繁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