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目录
|
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描述世界,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例如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陈述性知识常常也被称为言语信息。
陈述性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1、名称或标记。例如外语单词。
2、事实。
3、有组织论述。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或图式表征。
1、命题
在认知心理学中,命题指语词表达意义的最小单元。一个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表示命题的常用方法是,用一个圆(或椭圆)表示一个命题,用箭头将命题的论题和关系联系起来。如在“小明买书 ”这个句子中包含一个命题,其论题是“小明”和“书”,关系是“买”。用上述的方法表示则如图1所示:
在大脑的认知结构中,陈述性知识的命题表征并不等于我们日常意义中的句子。如“我去北京旅游”这样一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我去北京和我旅游。这两层意思在认知结构中各由一个命题来表征,因此这句话含有两个命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句子与命题间的关系:命题用句子表述,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只涉及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人们在长时记忆中保持的不是句子本身,而是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2、命题网络
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通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这种共同成分一般为命题中的论题。如“动物园的老虎咬伤一些无辜的人”,这样一个句子中包含了三个命题,即:(l)老虎是动物园的,(2)老虎咬伤人,(3)人是无辜的;其论题是“老虎”、“动物园的”、“人”、“无辜的”;关系是“是”和“咬伤”。通过“老虎”和“人”两个论题,这样一个句子构成一个命题网络。其表示方式为:
3、图式
J.R.安德森认为:“对于表征小的意义单元,命题是适合的,但是对于表征有关一些特殊概念的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命题是不适合的。”与命题网络相比,图式具有如下特点:
1)图式不是命题的简单扩展,是对同类事物的命题或知觉的共性编码方式。它是一般的、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或特殊的。
2)图式除了包括一类事物的命题表征外,也包括了该类事物的知觉信息特征,如“鸟”的形状,主要是一种知觉形象表征。
3)图式中有属性(变量)与值两个特征。如“房子”图式中,其属性为材料、功能大小、形状等;而材料是砖头或木头则是这一属性的值。
4)图式的相对性。相对于另一图式,一个图式可能是其的上位集合或下位概念。如“房子”是“建筑物”的下位概念,但也是“房间”或“墙壁”的上位集合。
现代认知心理学区分了两类图式。一类是关于客体的图式,另一类是关于事件或做事的图式。前者如人们关于房子、动物、古玩等图式;后者如进餐馆、去医院就诊、上电影院看电影的图式。后一类图式又称脚本。事件的图式与客体的图式一样,也有上下位的层次组织。如看电影是娱乐活动的下位例子,购票也可称为看电影的一个子图式。
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图式两种形式表征。前者用于表征小的意义单元;后者用于表征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以产生式来表征,。第二,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第三,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
在很多活动中,两类知识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学习过程中,最初都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只是在大量练习之后程序性知识才具有了自动化的特点。学习者所掌握的程序性知识也会促进新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般来讲,在熟悉的条件下进行活动所运用的主要是程序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