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
目录
|
过程能力是指过程(或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衡量工序质量的一种标志。对加工过程的工序能力进行分析,可使我们随时掌握制造过程中各工序质量的保证能力,从而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产品质量的波动大小,通常是在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下,以它所形成的概率分布的标准差σ来表示的综合反映了过程六大因素各自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因此,σ是过程能力大小的度量基础。
过程能力一般用6σ来表示。显然6σ越大,即过程质量波动越大,过程能力越低;6σ越小,过程能力越高。过程能力是过程本身客观存在的一种性质。“过程本身并不知道公差是什么”,它与公差毫无关系。
过程能力是通过他所加工的产品质量的正常波动来反映的。它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过程的质量波动不回在减少了,这是过程质量波动的极限。
当生产过程稳定时,绝大多数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如果用6σ来计量过程能力时,工序具有保证生产99.73%合格品的能力。
过程能力可表示为:B=6σ。
过程能力指数的值越大,表明产品的离散程度相对于技术标准的公差范围越小,因而过程能力就越高;过程能力指数的值越小,表明产品的离散程度相对公差范围越大,因而过程能力就越低。因此,可以从过程能力指数的数值大小来判断能力的高低。从经济和质量两方面的要求来看,过程能力指数值并非越大越好,而应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取值。
1.直接测定法
对工序使用的设备或装置的某些特性直接进行测定,以得到有关参数。例如定期检查机床的精度,使其能保持良好的加工性能。
2.测定产品法
通过测量工序生产出的产品,并根据其变化情况来计算和分析过程能力。对产品质量特性值的测量,不仅得到了产品本身的质量情况,同时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化也反映了工序质量的变化,并且通过产品质量来推测工序质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可行的。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的原始数据就是通过测定产品得到的。
3.差错分析法
通过分析操作及管理上的差错来判断过程能力是否充足。对操作工的能力等“软件”的测定,往往难于用仪器仪表来测定,但可通过对所有差错的类型、数量的分析来推测过程能力是否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