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革命:将经济学研究引入消费领域
目录
|
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革命。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边际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持续到二十世纪初,相继二、三十年,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应该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和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他们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先后出版了各自的代表作,并不约而同地讨论了同一个问题,即价值由什么决定。
边际革命包含着两项重要内容,即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
在杰文斯看来,价值由 “最后效用”决定,门格尔认为价值由“最小重要的用途”决定,瓦尔拉指出价值由“最后欲望满足的程度”决定,这也就是说在他们的代表作中虽然没有使用“边际效用”这一概念,但他们都认为价值是由物品的最终效用决定的,而效用是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程度。以物的最终效用去衡量价值,可谓“边际效用价值论”,这种理论强调物对人的满足程度,而满足程度完全是主观的感觉,因而“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主观主义的价值学说。从这一点上说,它是不科学的。但必须指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使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即消费领域,因为物的效用只有进入消费领域后才能评价。
英国著名的经济思想史专家埃里克·罗尔指出,“边际效用的概念不仅被看做是经济‘工具箱’的一种补充,并且还被看做是经济科学研究方法上的一项极其重要的革新。”因此,每一个学经济学的人都应该了解边际效用学派的思想。
经济学的研究进入消费领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经过了三、四百年的发展,竞争加剧,生产矛盾比较突出,而市场问题集中呈现在供求关系上,供求反映了人们的消费和欲望,所以经济学的研究不能不从人们的消费和欲望出发。门格尔曾经指出:“一切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都是人类的欲望本性。没有欲望,就没有经济活动,就没有社会经济和以它为基础的科学。对欲望的研究是经济学的关键”。所以借助于边际分析的方法来测量消费者欲望的满足程度,衡量物的效用从而决定价值,推动着经济学的研究。
边际分析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也就是运用数学中的微积分去观察经济问题。但是这一方法开始还不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甚至门格尔对在经济理论中使用数学的方法都表示怀疑。门格尔认为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科学,不可能用数学方法去“精确”测定,只能用演绎法或归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研究的实践,特别是经济资源“稀缺性”的提出,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一方法,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去观察经济问题。“稀缺论”认为,财富的增长,人类福利的增进不是经济增长的自由展现,而是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不是一切增量投入都是可取的,只有把增量投入与增量产出联系起来分析才是可取的。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在以后的经济研究中,经济学家提出了边际生产力、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替代率、边际消费倾向等范畴,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所以,边际分析的广泛使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