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有效性(effectiveness of fiscal policy)
目录
|
财政政策有效性是指财政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和国际收支的变动接近预定政策目标的程度。如果财政政策的实施能够使上述四大指标的变动达到预定政策目标,表明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如果上述四大指标的变化与预定政策目标之间的偏差小,则说明财政政策是比较有效的;如果偏差大,则说明财政政策有效性低。
(一)决定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在封闭经济下,政府对经济的调节的主要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二是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这两个条件可以用Is—LM曲线的斜率来说明。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很敏感,Is曲线就比较平缓,因为利率的较小变化就会引起投资需求的较大变化;相反,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Is曲线就比较陡直。同样,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LM曲线就比较平缓,利率的较小变化就会引起货币需求的很大变化;相反,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LM曲线就比较陡直。
(二)财政政策有效的图形解释
如果Is曲线比较陡直而LM曲线比较平缓,则财政政策比较有效,具体见图所示。
如图1所示,国民收入最初位于Y。,低于充分就业的产出,为了使产出增加,政府可以分别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使用财政政策,产出增加到Y:;如果使用货币政策,产出增加到Y,,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
财政政策的作用之所以较强,是因为即使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可能抬高利率,但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对投资的影响小。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之所以较弱,是因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大都为个人所持有,从而利率水平只是小幅下跌,曲线LM也仅仅是小幅向下位移。
如果IS曲线比较平缓而LM曲线比较陡直,货币政策就比财政政策更有效。其原因是: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利率下跌,由于Is曲线平缓即投资对利率敏感,只要利率小幅下跌就会引起投资较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大增。财政政策的扩张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使投资大幅下降,产生挤出效应,因而国民收入的增幅比较小。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过程见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国民收入最初为Y0,低于充分就业的产出。为了使国民收入增加,政府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IS移到IS。,国民收入为Y,;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移到LM。,国民收入为Y:,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效。
在开放经济下,任何国家都会面l|缶两种新的制度环境,一是国际资本的流动,二是汇率制度。在上述两种环境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不同的。我们以扩张性政策为例利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1.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有效性
政府财政支出的上升,会使Is曲线右移,与LM曲线形成的交点E7就是新的短期均衡点。在这一点上,利率上升了,国民收入增加了。这一点的国际收支状况是需要分别不同情况加以讨论的,因为在利率上升导致资本与金融账户改善的同时,收入的增加却使进口上升,经常账户恶化。此时的国际收支状况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在边际进口倾向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流动性越高,利率上升就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就能更多地抵消经常账户的赤字。资本流动性的大小体现在BP曲线上,流动性越高,则BP曲线越平缓,我们可按BP曲线斜率大小分别加以分析。
(1)BP曲线斜率小于LM曲线斜率(见图3所示)。
在图3中,财政支出的扩张,会使Is曲线右移,与LM曲线的交点E’就是新的短期均衡点。在这点上,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均衡点E’位于BP曲线的上方,说明国际收支存在顺差。在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顺差导致LM曲线右移至LM’,均衡点为E”。在此均衡点,国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利率较短期均衡水平下降,但高于期初水平。(2)BP曲线斜率大于LM曲线斜率(见图4所示)。
如图4所示,财政支出的扩张使IS曲线移至Is’,与LM曲线相交于E’点,此时的E7点位于BP曲线的下方,这意味着利率上升带来的资本流入不足以弥补收入增加所带来的经常账户赤字,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在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赤字使基础货币减少,从而LM曲线会左移至LM’,使三条线重新相交于新的均衡点E”,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此时,国民收入较短期均衡时下降,但高于期初水平,利率进一步上升,国际收支平衡。
至此,我们可总结如下:
第一,在短期内,财政支出的扩张导致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第二,在长期内,同实行财政支出扩张前相比,利率与收入都有增加。
这说明,在固定汇率和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财政政策在长期内是有效的。
2.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见图5所示)。
如图5所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到Is7,而利率的微小上升都会使资本流人增加从而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增加,使LM曲线右移,直至利率恢复期初水平即LM曲线移至LM’,也就是说,财政扩张伴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其结果是收入增加、利率不变。这说明在固定汇率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扩张使利率不变,但能带来国民收入的较大幅度的提高,国际收支依然保持均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在固定汇率、当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比较有效。
3.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有效性分析
(1)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有效性(见图6所示)。在图6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上移至Is',导致收入增加和利率提高,相应地对外部均衡产生两种影响:一是收入增加导致经常账户恶化;二是利率上升导致资本和金融账户改善。这两种影响的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资本流动性的大小,即取决于BP曲线的斜率,我们以BP线斜率小于LM线斜率进行分析。在此种情况下,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BP曲线上方,这说明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利率上升对国际收支的正效应超过收入增加对国际收支的负效应。在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顺差使本币升值,这使得Is’曲线、BP曲线左移,直至三条线重新相交于新的均衡点E’,在新的均衡点,收入、利率都高于期初水平,与期初相比,本币升值。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浮动汇率下,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般会提高利率与收入,但对汇率的影响取决于资本流动性的不同。由此可见,此时的财政政策是比较有效的。
(2)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有效性(见图7所示)。
在图7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至Is’,导致本国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从而本币升值,这将会使Is’曲线左移至原来的位置,利率水平重新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与期初相比,利率不变、收入不变。尤其需指出的是,此时收入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财政政策通过本币升值对出口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财政支出的增加造成等量的出El下降。这说明在浮动汇率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是完全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