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强化 (Negative Reinforcement)
目录
|
负强化又叫消极强化,是把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消或者减少,这样也可以增加行为的频率。比如,小白鼠拉动线绳可以避免电击,它就会学会不断地拉线。我们在疲劳时,停止工作,休息几分钟,就会恢复精神,所以人们就学会了恢复疲劳的办法。
厌恶刺激物的移去或者消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通过其他人的行动达到这一结果,二是个体自身行为的直接结果,与其他人的行动没有关系。比如,如果房间里有异味,可以让房间里的其他人打开窗户,也可以是个体自己打开窗户,它们都可以达到散发异味的目的;又如学生遇到难题,可以通过询问老师和同学、获得帮助而得到解决,也可以通过自己冥思苦想、努力来解决。当然,很明显,通过这两种途径所形成的行为是有所不同的。根据这两种不同的途径可将负强化分为两类:社会性的负强化与自动性的负强化。
(一)社会性的负强化
通过由其他人的行动帮助自己去除厌恶刺激这一形式形成行为的过程属于负强化中的社会性负强化(social negative reinforcement)。也就是说,这种负强化的过程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完成的。如,让其他人帮忙打开窗户散发异味,这是一种社会性的负强化,对个体来说,要完成的是如何向其他人求助。但如果个体总是采取这一方式,很容易养成凡遇到问题就首先求助他人的不良习惯。
(二)自动性的负强化
通过自身行为产生自然结果达到的负强化就是自动性的负强化(automatic negativerein forcement)。个体自己打开窗户达到异味散发的目的,属于自动性的负强化。对个体来说,要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些活动让自己逃避或者回避厌恶刺激。比如,当学生遇到难题、感到很困扰时,向别人求助获得答案是一种途径,这属于社会性的负强化。也可以通过冥思苦想获取答案,这属于自动性的负强化,但是这得依赖于个体的能力水平。可见,上述这两种负强化所形成的行为性质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设计负强化的干预计划时要注意干预的行为目标是什么。
负强化实施的科学方法是:
1.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2.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
3.及时反馈。
4.负强化的实施要维持其连续性,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都应及时地给予处罚。
6S是海尔本部实行多年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每天工作表现不佳的员工要站在6S大脚印上反省自己的不足,海尔称这种做法叫“负激励”。海尔对干部每月进行考评,考评档次分表扬与批评。表扬得1分,批评减1分,年底二者相抵,达到负3分的就要淘汰。同时,通过制度使干部在多个岗位轮换,全面增长其才能,根据轮岗表现决定升迁。海尔认为负强化可以使负面行为不再出现,使人头脑清醒,认识自己的错误或不足,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使错误的倾向朝正确的方向转移。
强化有四种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
负强化指为了去掉一个坏刺激,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出现而设立。
正惩罚则是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方法,往往是对方感到不快的刺激。
负惩罚是去掉一个好刺激。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惩罚是使用某种方式使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减少。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或撤消正面刺激。比如,打骂孩子,或者大声呵斥,减少奖励等等。
所以我们在使用强化的时候应该注意:有时为了减少不符合希望的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强化,让这一行为慢慢消失。停止强化。比如,有的教师当著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以此作为这个孩子的惩罚。但是,也许教师没想到,这个学生的行为得到了其他同学以嘲笑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关注,于是教室情境使得本意上的处罚变成了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