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效应

目录

  • 1 什么是空白效应
  • 2 空白效应的原理分析
  • 3 空白效应的启示
  • 4 空白效应的案例
    • 4.1 案例一
    • 4.2 案例二

什么是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是指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一幅画如能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的艺术效果;诗歌语言的跳跃,电影艺术的空镜头,也都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广告空白可以归属于广义的背景,虽然它不直接装载广告信息,但它所具有的"回旋余地"有很强的审美促销作用。在具体运用中,广告空白通过语言组合、构图形状和刊播方式表现出来。这些都是空白效应。 中国有个句子叫:“此时无声胜有声”。它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语言变得苍白无力,人们早已从作者描绘的场景,人物的心理活动、行为举止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的原理分析

  中国现代教育,选才的方法和依据从来未变,考试成绩一直是选才的唯一依据。学校教育永远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转。在教学中,教师为追求升学率,往往把“满堂灌”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象个机器人一样忙于听课,忙于记笔记,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来不及消化就吞进肚子里去了。“堂上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忆笔记,考完忘笔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1)“满堂灌”的教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容易引起学生“分心”现象。

  (2)从记忆原理看,“满堂灌”的教法不易使学生记忆所学知识,这是因为后者受到前摄抑制的缘故。

  (3)从创造和想象原理来说,“满堂灌”的教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满足于现成的答案,不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相反,在课堂教学中留下空白点,学生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较少,在课堂中大脑可以得到积极的休息,由听转为思,容易记忆所学知识,而且更容易荡起想象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涟漪。

空白效应的启示

  在教学中,也存在着“空白”效应。教师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教师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白,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教师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白,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穷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空白效应的案例

案例一

  教学中,如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描写主人翁韩麦尔先生:“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向我们作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段文字描写,读者从主人翁的行为举止已完全了解他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作者没有着力描述主人翁的语言,却已把要歌颂的爱国主义精神渲染到极点,同时也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案例二

  一位老师在朗读课文《孔乙己》,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全班学生肃然,课堂顿时沉寂——他们沉浸在思考中。这位教师维持着这种“课堂空白”,并不急于讲课,让学生继续自己去咀嚼、体味文章的内涵。两、三分钟后,一个学生长吁了一声,课堂又活跃起来了。这位老师马上抓住时机提问:孔乙己这个人似乎很可笑,但你读完之后,笑得出来吗?有什么感想?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即使笑,也是沉闷压抑的。”,“孔乙己既可怜又可气。”好!这位老师感到很满意,因为他并没有讲解,而学生却已正确理解了教材的意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见空白效应运用得恰到好处会带来神奇的效果。

阅读数: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