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本计量理论

知识资本计量理论(Knowledge Capital Measurement Theory)

目录

  • 1 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的概述
  • 2 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的发展[1]
  • 3 参考文献

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的概述

  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的起源,各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较为公认的观点是知识资本计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知识资本计量“瑞典运动”之父Sveiby教授。Sveiby教授开创性地论证了知识资本的客观存在性及计量的必要性,并试验了无形资产1方面的会计实践。Sveiby当时倡导计量企业知识资本的目的仅限于补充报告无法经由财务报告体系披露的那部分企业价值,这与目前的计量目的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区别。

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的发展

  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知识资本计量理论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早期)

  20世纪80年代早期,知识资本开始受到关注除了瑞典的Sveiby教授,日本学者Hiroyuki Itami也是在该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人物。Hiroyuki Itami在对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作了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调动无形资产》一书。今天,该书被认为是知识资本计量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为日后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知识资本计量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

  该阶段是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研究和实践快速发展的阶段,明显的特征是其实践指导性。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许多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其账面价值市场价值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完全信息。为此,世界各国的知识资本学者及实践者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成因分析及计量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代表人物有Karl-ErikSveiby,Kaplan和Norton,Edvinsson和Malone,Brian Hall,Gordon Petrash,Baruch Lev等。该阶段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实践,并延用至今。

  1.Sveiby的“无形资产监测器”理论

  Sveiby在其著作《知识组织》中深入研究了当时不断涌现的知识公司(没有传统的产品,只“拥有”员工的知识和创造力的公司)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司的区别,阐明了公开披露无形资产的目的、作用与报告模式雏形。其后,Sveiby在其著作《无形资产负债表》(TheInvisible Balance Sheet)中公布了Konrad工作小组的研究成果……“无形资产负债表”的报告模式。Sveiby等人认为,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主要原因在于无形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三大类:雇员能力(employee capabi-lity)、内部结构(interstructure)和外部结构(extrastructure)。雇员能力是指员工在各种情况下处理事务的能力,包括各种技能、受教育程度、经验、价值观以及社交技巧等。内部结构由大量的专利、观念、模型、管理系统非正式组织内部网络组织文化等组成,所有这些或是由雇员直接创造的,或是从别处获得,通常为组织所“拥有”,并固化于组织。外部结构由客户、供应者、品牌名称商标、名誉或“形象”等组成,这些资产的价值表现为企业的外部融和能力。

  同年,瑞典WM-数据公司在其年度财务报告中首次运用“无形资产负债表”补充报告了该公司的知识资本。1993年,瑞典服务行业委员会把这种报告模式推荐为本行业知识资本年度补充报告的标准,这是知识资本计量领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标准。1995年,40多家瑞典公司依据该原理计量并报告其知识资本。1997年,Sveiby发表了《新的组织财富》,在“无形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修正并提出了新的知识资本计量及报告模式“无形资产监测器”(Intangible Assets Monitor)。“无形资产监测器”是“无形资产负债表”的发展模式,Sveiby将时间维度引入其中,以“增长和创新”、“效率”、“稳定性”等动态的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雇员能力等内容。Celemi公司(瑞典一家从事软件设计和提供咨询服务的知识型企业)及其他公司纷纷以“无形资产监测器”模型为框架,管理、评估和报告其知识资本。

  2.KaplanNorton“平衡计分卡”理论

  Kaplan和Norton创建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s)于1996年被用于计量企业的知识资本。Kaplan和Norton认为企业已从工业时代的竞争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知识经济的出现,淘汰了许多工业时代竞争的基本假设,企业已不能仅仅通过把快速发展的新技术转化为实物资产来获得可持续竞争能力,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的获取将源于其关键成功因素,主要包括财务因素(盈利性、流动性、市场销售价格等)、顾客因素(顾客满意度中间商分销商、营销方式与送货时间等)、企业内部流程因素(产品质量、生产率、灵活性、设备准备、安全性等)、学习与创新因素(创新过程、新产品开发时间、技能发展、雇员士气、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其中,顾客、企业内部过程、学习及创新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本,并与企业的财务资本一起,共同创造企业的价值。

  3.Edvinsson和Malone的“斯堪迪亚导航仪”理论

  1995年5月,世界著名的金融服务机构、瑞典Skandia公司的知识资本经理Leif Edvinsson借鉴“无形资产负债表”和“平衡计分卡”思想,结合本公司的实践,创建了“斯堪迪亚导航仪”(The Skandia Navigator),并于当年作为年度财务报告的补充报告,对外披露了该公司的知识资本状况,其直接结果是导致了该公司的股票在资本市场迅速上涨。“导航仪”的命名表明该模型构建者的意图,即希望该模型可以像航行时的导航仪一样帮助航行者(企业)随时掌握目前所处的位置(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并确定未来航行的方向(企业的发展方向)。该模型包括《个要素:财务、客户、过程、更新与发展和人力资本,它们分别代表了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企业的财务资本反映了企业过去经营的情况,人力资本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其它四方面的目标都要通过人力资本得以实现;企业的过程和顾客体现了企业现在的实力;企业更新和发展资本则预示着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4.Baruch Lev的价值链计分卡理论

  纽约大学Stem管理学院教授Baruch Lev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David Teece合作,开始研究计量企业的无形资产。Lev认为,研发能力是影响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与企业价值的主要依据,公司专利的数量与品质反映了企业研发能力,BaruchLev将公司专利的价值同资本市场上可以观察到的财务价值相联系,提出了“价值链计分卡”(The Value Chain Scoreboard)。“价值链计分卡”是一个约由3”个指标构成的非财务指标的矩阵,该指标体系被分为:发明“学习(内部创新、获得能力、网络联盟)、工具(知识产权、技术可能性、英特网)、商业化(消费者绩效、增值前景)三大类,用于评价和报告企业的创新过程。

  (三)知识资本计量理论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本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知识资本计量研究的工作平台建立在国际间合作的基础之上。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知识资本已成为各国知识资本学者与实践者们研究的聚集点,各种学术会议、演讲报告、研究论文和其他相关出版物备受瞩目。OECD在阿姆斯特丹举行了以知识资本计量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旨在着手制定知识资本计量和报告的国际指导方针和实践标准。然而,由于知识资本学者及实践者的学术背景与研究切入点不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各异,及至今日,较为完善的知识资本计量理论及方法体系尚未形成。

参考文献

  1. 戚啸艳,胡明,程俊瑜等.西方知识资本计量理论评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6):42-45.
阅读数: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