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发酵

目录

  • 1 什么是知识发酵
  • 2 知识发酵理论的提出
  • 3 知识发酵的形式
  • 4 相关条目

什么是知识发酵

  知识发酵是指为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而进行的知识传播或演变亦即某种创意在协调者的组织下在知识母体中消化、适应、转化、演进和创新并融合与活化为组织的行动知识的过程。

知识发酵理论的提出

  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知识获取、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等知识活动。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就在于都存在一个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过程。组织的知识获取实际上是组织的学习过程,需要学习者在具备一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把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有机的对接,通过联想、推理、模仿等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逻辑活动,消化、吸收新的知识,达到一种新的知识状态。组织的知识创新则是在参与者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某种动议或创意引导,通过群体成员大量的个人思维活动,伴随着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相互反复激发、评价、修正,逐渐形成新的知识,达到新的知识状态。组织的知识传播也与此相类似,需要人的一系列能动的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进一步的考察发现,尽管这些知识活动的表象和过程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都具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内在特征。

  主要是:(1)先有创意或动议。任何知识活动的开始都基于一个创意或者动议,这一点在知识创新活动中表现最为明显。而实际上,知识获取和知识传播也同样是在某种动议的引导下进行的。(2)一定的知识基础。不仅知识创新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知识获取和知识传播也同样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例如,给小学生传授“相对论”显然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3)人的积极的思维创造活动。所有知识活动都需要人的积极参与,都需通过激发人的一系列积极的思维创造活动才可能获得新的知识或进行知识创新。(4)有学习或创新的意愿和组织、领导、协调者。(5)环境和规则。所有知识活动都是在某种特定环境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6)一定的设施和工具。组织的几乎所有知识活动都需要依赖一定的设施、工具和手段才能顺利进行。(7)结果为知识增长。不管是知识获取、知识创新,还是知识传播,最终都表现为某些局部的知识增长。

  上述初步考察的结果使我们发现,知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运行机理与生化理论中的生物发酵过程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生物发酵过程需要具备菌株、营养物质即母体、生物酶、一定的环境条件、设施与工具等,通过生化反应即发酵,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而知识活动同样需要具备创意或动议、知识母体、组织协同、环境和规则、设施与工具等要素,通过学习或创新过程,最终导致组织的知识增加。因此,我们模仿生物发酵原理,把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称为“知识发酵”,对照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建立知识发酵模型,通过借助生物发酵原理来揭示知识活动的内在机理和一般规律。

知识发酵的形式

  知识发酵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有利于了解并总结不同知识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反映的知识发酵的性质和特征就不一样。这对于知识管理的系统研究,认识和把握不同知识活动的内在规律,简化知识管理工作,进行分类指导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按发酵过程是否受控,可以把知识发酵分为受控发酵与非受控发酵两种类型,即自然发酵与/工业化0发酵。生物发酵是自然界中到处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受人的控制,自生自灭。当认识到某些生物发酵的产物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时,人类便人为地创造生物发酵环境,控制发酵要素和发酵过程,以大规模地获取发酵产物。知识发酵也是一样,在人类已经走过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的绝大部分阶段,知识的演进主要呈现为一种/自然0的状态。在工业社会以前,它没有或者很少受到组织和人的有意识的控制,是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缓慢的进化过程。只有到了工业化时代以后,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意识到知识发酵可以在受控状态下大规模地加速进行,/工业化0式的知识发酵便成为知识转移、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今天,大多数知识发酵都是由一定的组织根据某种明确的目的和预期,在预算约束的范围内,遵循知识发酵的内在规律,通过对环境条件的严格控制,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得以展开的。在商业组织中,这种知识发酵的投入产出经过严格的技术经济评价,发酵本身是不是进行下去,选择什么样的问题进行发酵,采用何种发酵方式,等等,都是由企业家根据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来决定的。

  (2)按发酵的主体数量的不同,可以把知识发酵分为个体发酵与群体发酵。组织中的个体在解决与组织有关的问题时所进行的学习、探索、决策、创新等活动,也可以看作是组织知识发酵的一部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现代组织的知识发酵主要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体性活动,是群体成员共同努力和协作的结果。知识管理的对象既包括组织中的个体性的知识活动,更主要的是群体性的知识活动。

  (3)按知识是否创新,可以把知识发酵分为复制性发酵和创新性发酵。复制性发酵是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和传播,因此,它还可以继续细分为学习型发酵和传播型发酵。学习型发酵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业已存在的其他知识,它主要是指从组织外部吸收新的知识;传播型发酵则是把组织内部已有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以使这些知识得到更加充分和广泛的运用。创新型发酵是知识主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人的积极的逻辑思维活动,以实践或实验等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创造新的知识。

  (4)按发酵母体及其产物的不同,可以分为隐性)隐性发酵、隐性)显性发酵、显性)显性发酵、显性)隐性发酵,即野中郁次郎(Nonaka)所述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在化(internalization)(简称SECI)过程。隐性)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发酵也就是隐性知识的学习、传播和增进过程。隐性)显性知识的外在化发酵则是通过对话和共同思考,对隐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概念化,并转化为可以理解、记录、存档、检索的显性化过程。显性)显性知识的组合化发酵是对不同显性知识进行组合,以形成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而显性)隐性知识的内在化发酵则是通过学习,将显性知识转化为习惯性行为的过程。

  (5)按发酵的激发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需求拉动型发酵和自主推动型发酵,即被动式发酵和主动式发酵。需求拉动型知识发酵是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通过SWOT分析,意识到自身在某些知识域上存在知识缺口,并选择恰当的知识发酵战略和发酵方式来弥补这些缺口,以保持和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因而是一种问题导向式的、被动的知识发酵形式;自主推动型知识发酵则是企业根据对市场潜在需求本质的研究和把握,在一定的预算范围内,有意识地促进外部知识的超量吸收或自身知识的超前性创新,以便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选择,创造潜在的市场机会,因而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知识发酵形式。

  (6)按发酵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发酵和内外结合式发酵。企业的知识活动并不局限于企业的边界以内,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协作越来越频繁,虚拟经济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企业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外部的知识资源。因而,除了内部知识发酵以外,以技术咨询和管理咨询为代表的内外结合式的知识发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发酵形式。

  (7)按发酵的频率,可以分为程序性发酵和非程序性发酵。如定期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下一步的对策等,这种定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程序性的发酵过程。而根据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缺乏现成处理程序、规则、经验和惯例的情况下,当事人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感和价值判断等,临时采取措施来应对和处理,就是非程序性的知识发酵。

  把知识发酵分为程序性与非程序性发酵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知识活动尽管纷繁复杂,但其中绝大多数活动是日常的、重复的、有规律可循的,可以把它们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只有当这些程序、规则和制度已经内化为所有员工进行知识活动的习惯性的自觉行动时,企业的知识管理才能形成稳定的秩序。非程序性的知识发酵是在没有发酵的先例,无法找到可以遵循的程序、规则和惯例的情况下进行的知识发酵。这种知识发酵往往具有开创性,风险比较大,收益比较高,难度也相对较大。

  在知识管理刚刚引入和兴起的时期,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尽量把重复性的、日常的知识活动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当这项工作基本完成以后,知识管理的重心就应该转移到非程序性的知识发酵上来。在可以预计的将来,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非程序性的知识发酵的有效性。

  (8)按发酵的正式程度,可以分为正式发酵和非正式发酵。前者是在工作时间和正式组织内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发酵;后者是在工作时间以外和非正式组织中,通过非正式交流而进行的发散性的知识发酵。非正式发酵的形式多种多样,是企业内外部知识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组织内部知识菌株和知识母体的重要来源,在整个知识发酵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组织的知识发酵还可以按发酵所解决问题的属性,分为技术知识发酵和管理知识发酵;按发酵的知识层次,分为理论知识发酵和应用知识发酵;按发酵参与者的身份,分为专家知识发酵与普通员工知识发酵等等。发酵的方式不同,影响发酵的各种因素的作用程度也就不一样,因而,所适应的知识管理的模式和手段也会存在差异。

相关条目

阅读数: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