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保险

特种养殖保险(Insurance For Special Animals)

目录

  • 1 什么是特种养殖保险
  • 2 特种养殖保险影响因素[2]
  • 3 相关条目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特种养殖保险

  特种养殖保险是指以特种养殖动物为保险标的的一种养殖保险。

  特种养殖是指对稀有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进行饲养,以获取相关产品或观赏等为目的的生产活动。特种养殖业属于大农业中的特产农业,它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同时也是繁荣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特种养殖的种类很多,几乎包括了动物分类学的所有门类。但其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常见到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

  1.按动物分类学上的分类系统来划分,可分为特种兽类(如肉狗、果子狸等)、特种禽类(如鸵鸟、孔雀等)、特种爬行类(如蛇、鳖等)、特种两栖类(如牛蛙、蟾蜍等)、特种鱼类(如鳗鲡、罗氏沼虾等)、特种节肢动物(如蚯蚓)。

  2.按用途来划分,可分为食品及饲(饵)料动物(如蚯蚓、蜗牛等)、工业原料动物、药用动物(如珍珠)、保护和改造环境动物(如蚯蚓)、实验动物、观赏动物、皮用动物等。

  我国特种养殖保险试办时间不长,曾先后开展养鹿保险、水貂保险、养貉保险、养蚕保险、养蜂保险等,承保、理赔技术尚不完善。近几年,有个别具备条件的公司试办了养鸵鸟保险、养蟹保险、养牛蛙保险、养肉鸽保险等险种,但业务量很少,没有形成规模。

特种养殖保险影响因素

  由于特种养殖的历史短,养殖技术成熟程度低,多数特种养殖项目研究不够系统,开发力度小,技术产业化成熟程度相对较低;有的苗种繁育技术不够健全,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缺乏管理经验,导致特种养殖技术的不确定性高,技术风险大。

  同时,特种养殖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主要涉及:

  (1)国家的政策环境,如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农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

  (2)养殖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如海拔高度、地理纬度、气候、饲料资源情况等;

  (3)养殖者所从事特种养殖项目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4)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

  (5)养殖所在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信息流通程度等。

  此外,当人们对产品的认识程度有限、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销售渠道不畅时,市场风险很大。鉴于上述原因,养殖者要求保险的呼声很高。保险公司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始涉足特种养殖保险。目前,只有极少数具备一定条件的公司开展这项业务,但业务量很少。

  鉴于目前特种养殖保险试办时间不长,承保、理赔技术尚不完善,又缺少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因此开展这项业务要十分慎重。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裴光,庹国柱.农业保险统计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05
  2. 庹国柱,李军.农业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

粗体

阅读数: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