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物资统计分析是物资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也是物资统计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分析的原则和方法,以统计资料为依据,从量和价的分析入手,对物资供应和物资使用过程的经验、教训、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以利于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物资收入统计分析,主要从到货的数量、品种、时间、规格和质量等方面来分析物资供应对生产的保证程度。
1.数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实际到货量与计划到货量对比情况。实际到货量等于计划到货量,表明物资供应满足了生产需要;低于计划到货量,表明物资供应没有全部满足生产需要,超过计划到货量,表明增加了不必要的储备。
2.时间分析,主要分析物资到货是否及时,能否保证生产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货量完成丫计划,但如果时间上不及时,也会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3.品种规格分析,主要分析到货品种规格是否对路、适用,有无影响生产。
4.质量分析,主要分析到货质量是否完全符合要求,有无质量低劣,影响生产的现象。分析的方法是将合格数量与到货数量进行对比,计算合格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Ke——某种物资合格率
Kp——某种物资合格数量
Us——某种物资到货数量
5.供应渠道的分析,主要分析物资来源的构成比例,以便掌握物资供应规律,组织资源。
6.采购成本分析,主要分析在按质、按量、按时保证物资供应的前提下,采购成本的高低。分析的基本方法,可采取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比,本期与上期比,同类规格的产品与同类企业比,分析采购成本升降的原因。
物资消耗统计分析,是指分析物资消耗定额执行情况和物资的合理利用程度,它是物资统计分析的重点。
1.物资消耗量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可以通过分析表(见下表)的形式进行。
物资名称 | 计量单位 | 计划消耗量 | 实际消耗量 | 实际消耗量为计划消耗量的% |
甲 | 乙 | (1) | (2) | (3) |
通过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的比较,可以了解物资计划执行的情况。当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距离较大时,就应进一步分析原因。一般可从物资计划及其编制的依据是否正确,物资的供应是否按质、按量、按时齐备,物资的使用是否节约,生产任务有无变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物资实际消耗量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它的分析方法,是将各时期的实际消耗量进行对比,分析增减原因。可采用列表式进行(见下表)。
物资名称 | 计量单位 | 实际消耗量 | 增(+) | 减(-) |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88年与1987年比 | 1989年与1988年比 |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再把这种实际消耗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与各时期生产增减变化情况加以比较,即可观察消耗量的增减变化与生产的增减变化相适应的程度。
3.物资使用方向的分析,主要分析物资是否按计划规定的方向消耗,有无擅自改变或挪作它用的现象。分析的方法可采用分析表进行(见下表)。
物资名称 | 计量单位 | 使用方向 | 计划消耗量 | 实际消耗量 | 实际为计划的% | ||
数量 | 各占总数的% | 数量 | 各占总数的% |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5) |
总计 | |||||||
1.产品生产 | |||||||
2.生产维修 | |||||||
3.技术改造 | |||||||
4. |
4.物资消耗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主要研究物资使用是否合理,有无损失浪费现象。物资消耗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一股计算物资消耗定额完成程度。
(1)一种产品消耗一种物资。其消耗定额完成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消耗定额完成程度= | 某种产品实际单耗 |
× 100% |
某种产品单耗定额 |
(2)一种产品消耗多种物资。其消耗定额完成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消耗定额完成程度= | 各种物资实际单耗价值 |
× 100% |
各种物资计划消耗价值 |
(3)多种产品消耗一种物资。其消耗定额完成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消耗定额完成程度= | 各种产品的实际消耗量 |
× 100% |
各种产品按定额的消耗总量 |
5.物资消耗动态对比分析。物资消耗定额完成情况,应与上期比较、与去年同时比较、与历史最高水平比较、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水平比较,以便找出差距,研究降低消耗的措施(见下表)。
物资名称 | 单位 | 单位产品消耗量 | 国际先进水平 | 国内先进水平 | 本期实际与各期水平对比(%) | 备注 | ||||||||
本期实际 | 定额 | 上期实际 | 最好水平 | 定额 | 上期实际 | 去年同明 | 最好水平 | 国际水平 | 国内水平 | |||||
物资库存储备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物资库存储备是否经济合理,有无超储积压或不足,并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1.储备定额执行情况的分析。储备定额执行情况的分析可采用表式进行(见下表)。
物资名称 | 计量单位 | 储备定额 | 期末实际库存量 | 实际比定额增减数 | |
绝对数 | 相对数% | ||||
甲 | 乙 | (1) | (2) | (3)=(2)-(1) | (4) |
把期末实际库存量与计划储备量(储备定额)加以对比,实际大于计划为超储,实际小于计划为不足。无论是超储还是不足,都应加以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实际库存量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实际库存量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可采用表式进行(见下表):
物资名称 | 计量单位 | 实际库存量 | 增(+) | 减(-) | ||
去年同期期末 | 期初 | 期末 | 比去年同期 | 比期初 |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3.物资库存储备周转速度的分析。物资库存储备周转速度的分析,是以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来反映的。周转的次数越多越好.周转的天数越少越好。在进行分析时,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如一年)中周转了几回,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次数= | 报告期物资消耗总量 | |
报告期平均库存量 |
周转天数是指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天数= | 报告期日历日数 | |
报告期周转次数 |
把本期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与计划或上期数字比较,分析其周转速度的快速情况。
1.统计分析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2.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分析
3.坚持实践第一,依靠群众,调查研究,搞好分析
物资统计要善于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以达到分析事物本质的目的。物资统计分析常用的几种方法有:
这种方法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照选定的标志,将统计资料分成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纫,使组与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别,而同一组内的单位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利用分组法对事物进行解剖有很大意义,通过分组划分类型,划分性贡不同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各组的数量特征,揭示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本质,研究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种方法就是把各项统计数据与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事物之间的差别,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统计数字在进行对比之前,很难全面说明问题,单凭一个绝对数无法作出具体判断。只有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挖掘企业的潜力。这种方法是物资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1.计划完成情况对比分析就是将本期买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所得比值叫计划完成百分比。利用这个指标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影响计划完成的原因,发现问题,揭露矛盾,采取措施,促使全面完成计划,并为编制下期计划提供依据。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是一项很重要的统计分析工作。
2.动态对比分析就是将本期实际数与上期、去年同期或历史最好水平对比。将某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水平表示出来,从而说明发展速度和规律性。
3.类比分析就是把同类企业的相同指标直接进行比较。事物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总有先进、中间、后进的区别,似同指标在地区间、企业间,并与先进企业进行比较,可以寻擦差距,找出薄弱环节,以利改进工作。
4.结构对比分析它是部分数与总体总数之比,即常说的比重。一个事物往往由几个部分所组成,计算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变动情况,便于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这是将统计资料利用各种几何图形、图表形象表示出来,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准确、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而且生动形象地显示了事物之间的差别,便于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在进行物资统计分析时要科学地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从各个不同侧面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事物的解剖、比较,以及将各方面比较的结果进行综合、概括,就能使我们对物资供应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得更深刻,认识得更全面。
物资统计分析,是指在物资统计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物资供应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进行对比和研究的过程。通过物资统计分析,发现和揭露物资供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以提高物资供应管理水平。通过物资统计分析,从中探索物资经济活动中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做好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提供各种数据资料。通过物资统计分析,为各级领导、计划和物资部门提供制订规划、检查工作和进行物资供应活动时的有关情况;通过物资统计分析,可以促进物资合理使用,挖掘物资潜力,确保生产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