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形象主体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感知,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对于企业来说,形象主体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者——人。从全员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企业的每个成员都是企业形象的代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折射出企业总体风格特征。
对于任何事物(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还想出来的)的认识都是通过客观的“形象”、记忆的“形象”、想像的“形象”或者它们的结合来把握的,也就是说形象的产生是形象主体(也就是外部刺激物)与认识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沟通外部事物与认识主体的桥梁和中介,或者说是人对于外部事物的认知,具有主体间性。
1、形象主体是认识主体产生形象认知的基础和主要源泉,形象主体的改变会影响到认识主体对其形象的认知。
2、对于复杂的形象主体来说,对其的认知过程是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认识主体对于形象的认知会越来越逼近形象主体。
3、每个认识主体都要受到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对于形象主体的认识必定带有自己的偏见,使形象和形象主体永远带有一定的偏差。
4、对于形象主体的认识信息不足的时候,认识主体倾向于把形象主体所属的更高层次整体的认知或者更低层次的具体认知进行“移情”认知或者参照认知。
5、如果形象主体的信息完全缺失,认识主体倾向于通过主观幻想来弥补。
6、如果形象主体是人或者社会组织,在某些情况下,认识主体对于形象主体的期望会导致后者向前者期望的方向发展。
7、由于形象是可以被认识主体感知、记忆、表象的,所以形象主体的消失未必会导致形象的消失。
对于企业来说,从形象主体的形象设计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员工形象塑造
员工是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员工是企业中最基层的实践者,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水平的状况,最终取决于员工的素质、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代表者和展示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随时都在传播企业的有关信息。
2、企业领导形象塑造
领导形象是指公众对领导者的总体看法和评价。领导形象既包括领导外在形象,如领导者的仪表、气质、工作方法和作风、交际方式等,又包括领导者的内在素质形象,如理论水平、决策能力、创新精神、道德水平、信念和意志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