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其佳法

目录

  • 1 什么是当用其佳法[1]
  • 2 贻误用人最佳时机的原因分析[2]
  • 3 当用其佳法要解决的几个问题[2]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当用其佳法

  当用其佳法是指用人要抓住时机,当用其佳,不仅仅要及时任命,还包括及时调换。

  人才学原理告诉我们,人才的选用有一个最佳时机问题。这是因为人才之才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它在客观上存在一个抛物线过程,即有上升期,相对稳固期,下降期。如果一个人在其才能的上升期间就被使用,则会对本人起到激励作用,其才能和贡献将会增大;如果在相对稳固期和下降期使用,一般说来只能起到安慰作用,虽然才能也有可能增加,但增加不大。

  领导者在用人中,应该特别注意防止的是该用的时候不用,才情薄暮了或“走下坡路”了,再来用,这就叫贻误时机。这方面的道理古人早就懂得,古人说“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列宁在写给一位同志的信中将全党的工作比做一个“管弦乐队”,他说:“党中央必须确切知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操哪一种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如何练习完了某种乐器,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合节拍(当音乐刺耳时),要纠正这种不协调的音调;需要调换谁去,怎样调换和调到什么地方,等等。”及时调换不适合本岗位工作者,这也是一种当用其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应当成为各级领导者的座右铭。如果各行各业在职的干部都是及时提拔起来的,那么整个干部队伍的面貌,定会大大改观。

贻误用人最佳时机的原因分析

  既然抓住契机,适时起用,对于合理使用各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为什么在当今的选才工作中,仍然普遍存在着贻误人才的现象呢?造成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较为常见的。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因无空位而误才。在不少地区和单位。重要位置早已被那些德才平庸者占满。这些捷足先登者。大都属于那种既成不了大事。也捅不了漏子的好同志。论年龄。他们还不老;论能力。他们应付个日常事务。看守个摊子。还蛮行;论人缘。在他们的上下左右。还真有那么一批拥护者。鉴于我国目前的干部管理制度还存有一些明显的弊端。在怎样遵循无功即过的用人原则.及时撤换那些德才平庸者方面。还缺乏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因此即使大家眼睁睁地看着某个年轻的潜在人才。远远胜过现岗位上的某个领导者。也无法及时将他俩进行对换。这种状况。导致了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白白贻误了最佳时期。

  2.因“用”才而误才。目光短浅.私心严重的领导者。由于过分器重或依赖下属的杰出才能。总是担心提拔了下属。会影响他分管的工作。因而迟迟不提拔下属。比如,有的潜在人才。由于工作离不开。主管领导把住不放.致使他错过了提拔的+机遇。造成终身遗憾。此类例子。在实际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3.因妒才而误才。少数领导者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总是担心具有真才实学的下属超过自己。因而想方设法制造种种借口。十分巧妙地阻挠、干扰、拖延和无限期推迟上级部门对某个下属的选拔。近年来。随着一大批知识分子领导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人才问题上。又出现一种值得注意的新情况。就是少数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未能摆脱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恶习。竭力排斥、压制和自己不相上下甚至才华超过自己的知识分子。这种由于领导者的嫉贤妒能而造成的捂才、压才、误才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和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4.因求“全才”而误才。一些自己并非十全十美的领导者。总是要求选拔对象应该十分成熟.完美无缺。他们对年轻的下属百般挑剔,过分苛求,左看不理想,右看欠稳当。倘若再听到群众中的某些闲言碎语或班子里的一些争议。那就更不敢放手提拔年轻的下属了。在这种求全责备的错误思想支配下。许多本来已经基本成熟的潜在人才。被白白耽误了施展才能的最佳时期。

  5.因无知而误才。这种无知主要表现为:对人才价值、人才效益、人才成长规律和选拔人才的恰当时机等起码的人才学知识一窍不通。有的领导者,不懂得贻误人才的最佳使用时期实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他们错误地认为,反正你还年轻,过几年再提拔你也不晚。还有的领导者,看不到及时提拔年轻的下属会对他们产生难以估量的激励作用,促使他们更快地成才。而用一种陈腐的恩赐观点来看待对下属的提拔。他们总是认为“只要我提拔了你,就算没有亏待你”。凡此种种忽视人才效益.贻误人才的最佳使用时期的无知表现。在一些基层领导者中间经常可以看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显然和这些领导者身上存在的严重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事务主义和不爱学习的风气有着直接关系。

当用其佳法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认识用人契机。捕捉用人机遇。要懂得掌握用人契机的重要性。尽力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用人机遇充分加以利用。敬爱的周总理就具有十分强烈的捕捉机遇的意识。在“十年动乱”期问。他利用每一次和毛主席谈话的短暂时间。十分机智地根据毛主席提出的用人主张。恰到好处地提出他自己的更为具体的用人建议。从而适时起用和保护了党和国家的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和各界知名人士。由此可见。用人机遇并不是随时都有。更不会反复出现。有时候。对于某些人才来说。也许一生中只会遇到一次。倘若领导者不懂得掌握用人契机的重要性。不会捕捉稍纵即逝的用人机遇。就很难避免酿成贻误人才.浪费人才的用人悲剧。

  2.把握最佳时期。大胆起用。要适时摘取接近成熟或刚刚成熟的“苹果”。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人才的最佳时期。既然每个人才的最佳时期都是有一定期限的。那么。适时摘取接近成熟或刚刚成熟的“苹果”。和过时摘取已经熟透变烂的“苹果”。两者相比。哪个获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这本账是不难计算的。为此。各级领导在用人行为中。就应该有意识强化自己的适时起用意识。坚决抛弃一切求全责备.长期考验.求稳怕乱.论资排辈的陈腐用人观点。大胆起用那些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

  3.健全机制。提供机遇。要建立一套适时起用各类人才的制度。为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遇。在用人实践中。单靠少数开明的领导者一味被动地捕捉机遇。适时起用人才。固然能够发掘一部分人才资源。但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贻误人才,浪费人才的不良现象。各级领导者还必须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健全一整套适时起用各类人才的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文清,李运霄编著.青年必知经营知识精华读本.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01月第2版.
  2. 2.0 2.1 李新杰著.组织工作方法纵横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11
阅读数: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