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数据库

目录

  • 1 什么是异构数据库
  • 2 异构数据库的异构性
  • 3 异构数据库的结构及共享

什么是异构数据库

  异构数据库系统相关的多个数据库系统的集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透明访问,每个数据库系统在加入异构数据库系统之前本身就已经存在,拥有自己的DMBS。异构数据库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自治性,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每个数据库系统仍保有自己的应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

异构数据库的异构性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各个参与的数据库可以分别运行在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PC嵌入式系统中。

  基础操作系统的异构:各个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可以是Unix、Windows NT、 Linux等。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Oracle、 SQL Server等,也可以是不同数据模型数据库,如关系、模式、层次、网络、面向对象,函数型数据库共同组成一个异构数据库系统。

  异构数据库系统的目标在于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信息资源、硬件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合并和共享。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局部数据库模式为基础,建立全局的数据模式或全局外视图。这种全局模式对于建立高级的决策支持系统尤为重要。

  大型机构在许多地点都有分支机构,每个子机构的数据库中都有着自己的信息数据,而决策制订人员一般只关心宏观的、为全局模式所描述的信息。建立在数据仓库技术基础上的异构数据库全局模式的描述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数据仓库可以从异构数据库系统中的多个数据库中收集信息,并建立统一的全局模式,同时收集的数据还支持对历史数据的访问,用户通过数据仓库提供的统一的数据接口进行决策支持的查询。

异构数据库的结构及共享

  对于异构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应当达到两点:一是实现数据库转换;二是实现数据的透明访问。

  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定义模型不同,如分别为关系模型层次模型,那么需要重新定义实体属性和联系,以防止属性或联系信息的丢失。

  总之,在进行数据转换后,一方面源数据库模式中所有需要共享的信息都转换到目的数据库中,另一方面这种转换又不能包含冗余的关联信息。

  数据库转换工具可以实现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模型转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如果数据库转换同时进行数据定义模式转换和数据转换,就可能引起同一数据集合在异构数据库系统中存在多个副本,因此需要引入新的访问控制机制。在保证各个参与数据库自治,维护其完整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对于异构数据库系统提供全局的访问控制、并发机制和安全控制。

  如果数据库转换只进行数据定义转换,不产生数据的副本,那么在新的目的数据库定义模型的框架下访问数据,实现上仍是对源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访问。这时利用新的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语言实现的事务,不能直接访问源数据库,必须进行事务级的翻译才可以执行。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看成普通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用自己熟悉的数据处理语言去访问数据库,如同访问一个数据库系统一样。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定义模型和数据查询语言,实现数据的透明访问可以采用多对一转换、双向的中间件技术。开放式数据库互连(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简称ODBC)是一种用来在相关或不相关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标准应用程序接口(API)。ODBC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套高层调用接口规范和基于动态链接库的运行支持环境。目前,常用的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前端工具如Power Builder、 Delphi等都通过开放数据库互联(ODBC)接口来连接各种数据库系统。而多数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Sybase、SQL Server等)都提供了相应的ODBC驱动程序,使数据库系统具有很好的开放性。ODBC接口的最大优点是其互操作能力,理想情况下,每个驱动程序和数据源应支持完全相同的ODBC函数调用和SQL语句,使得ODBC应用程序可以操作所有的数据库系统。然而,实际上不同的数据库对SQL语法的支持程度各不相同,因此,ODBC规范定义了驱动程序的一致性级别,ODBC API的一致性确定了应用程序所能调用的ODBC函数种类,ODBC 2.0规定了三个级别的函数,目前 DM3 ODBC API支持 ODBC 2.0规范中第二级扩展的所有函数。

  面向对象等优点而成为Internet应用开发的首选语言。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基于异种系统平台的数据库应用,必须提供一个独立于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统一编程界面和一个基于 SQL的通用的数据库访问方法。Java与数据库接口规范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支持基本SQL功能的一个通用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它在不同的数据库功能模块的层次上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为对异构数据库进行直接的Web访问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JDBC已被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厂商、连接厂商、Internet服务厂商及应用程序编制者所支持。

阅读数: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