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效益分析法

目录

  • 1 工序效益分析法的概念
  • 2 工序效益分析法实施的步骤[1]
  • 3 提高工序效益的途径[1]
  • 4 参考文献

工序效益分析法的概念

  工序效益分析法是在计算出工序效益的基础上,分析各道工序产品价值的贡献与该道工序成本耗费是否匹配,从而把成本与贡献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每一份投入都有相应的产出。只有每道工序都有效益,企业才会有效益。同时,通过计算工序效益也为企业制定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它是企业加强和改善成本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工序效益分析法实施的步骤

  首先,根据产品加工的工艺流程。合理划分工序。明确各工序加工任务。把各工序都当作一个“效益单元”。

  其次。科学测定出各道工序的耗费ACi。

  第三。确定每道工序产品最终价值形成的贡献量△vi。这是工序价值分析法最困难也是最关键一步。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根据各工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重要性系数,再乘以该产品的最终价值增加量,即为该工序的贡献量AVi;其二是根据市场价确定。因为原材料从投入生产开始,经过每道工序加工后产生的半成品,既可以进入下道工序继续加工,也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进行交换。所以企业完全可以参照市场价确定出不同完工程度的半成品价格,某道工序完工后的市价减去其上道工序完工后的市价,差额即为本道工序的价值贡献量。

  第四。计算各道工序的效益值D=aVi÷ACi。

  第五。确定标准效益值E。由Ei=aVi÷aCi可知,Ei实际上就是第i道工序的“成本贡献率”,因此,标准效益值E可以参照企业目标成本利润率指标来确定。但由于企业目标成本利润率在含义、计算方法等方面毕竟不同于工序的“成本贡献率”,所以必须对目标成本利润率进行修正,方可以作为标准效益值E。修正时主要考虑销售税金期间费用等因素。

  第六。将各工序的Ei与标准值E进行比较。若Ei÷E>1,说明第i道工序的效益高,其成本低于标准成本,应对该工序职工进行奖励;若Ei÷E<1,说明第i道工序效益低于标准,成本偏高,该道工序应作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当然,在已知标准效益E及各道工序价值贡献量AVi情况下,可以计算出各道工序的标准成本△Ci=AVi÷E,然后直接与其实

提高工序效益的途径

  工序效益分析法既是成本管理的一种新方法,同时也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一种新观念,它把成本与效益结合起来考虑,使成本管理直接服务于提高经济效益,并把成本管理基点落在工序上,从而使成本管理有了科学的基础。

  根据工序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公式Ei=△Vi÷△Ci.提高工序效益,并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在保持△Ci不变的前提下。提高avi。便提高了△彤。

  二是在提高△vj的同时。降低△ci.从而使AEi较大幅度增加(该途径比较理想)。

  三是△vi与△Ci同时增加。但△vi增加的幅度大于△Ci增加幅度。从而使△Ei提高。

参考文献

  1. 1.0 1.1 徐成伟 王建主编.实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新华出版社.2006
阅读数: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