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标准资料

目录

  • 1 定额标准资料概述
  • 2 定额标准资料的基本原理
  • 3 定额标准资料的制定
  • 4 相关条目

定额标准资料概述

  定额标准资料是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它是运用统计分析和现场观测的方法,把所取数据资料经过系统加工而制定出来的。定额标准有两种:

  一是典型零件工序时间定额标准。它是在相类似的零件中制定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零件工序时间定额标准。有了典型零件工序时间定额标准就可以用类推比较的办法制定同类型零件的工序时间定额。

  二是个别要素时间定额标准。它是根据工序的要素,即操作、动作、工步、走刀等,制定时间定额标准加工规范标准。有了个别要素的时间定额标准,就可以用汇总或计算的办法制定工序时间定额。

  在制定定额中存在着一种矛盾,即速度和精度的矛盾。速度要求快,定额的精度就要相对差一些,因为使用的方法粗。精度要求高,速度就必然要慢,因为使用的方法细,工作量大。现在,采用定额标准资料来制定时间定额,虽然开始制定定额标准时,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时间,但以后就简便了。它既可以做到速度快,又可以达到精度高。

定额标准资料的基本原理

  定额标准资料之所以能够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其基本原理如下:

  1、零件的类似性

  在加工零件中尽管有几何形状、尺寸、重量等不同,但按它的工序结构特征归类,总有加工工艺顺序相似的同类型零件。比如齿轮类、轴类等零件。所以制定出同类相似零件的典型定额,就可以用它作为样板类推其他同类零件的时间定额。

  2、工序的相同性

  零件尽管不同,但各种零件总有相同的加工工序。比如,在机加工中,不外乎就是车、铣、刨、磨等工序。在车削工序中,不外乎就是车外圆、车内圆、车段面、镗孔等。在车外圆中,不外乎就是粗车、半精车、精车等。如果为同类工序制定了定额标准,就可以适用于各种零件。

  3、作业要素的类似性

  在实际作业中尽管工序不同,但有相类似的作业要素(操作、操作组、工步等)比如安装、拆卸和量尺寸等辅助操作,在机加工工序中都有。因此为这些共同操作制定定额标准,可普遍适用。

  4、动作的普遍性

  尽管作业要素不同,如果把每个操作细分,可以发现这许多不同的操作,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动作要素,按照操作要求分别组合而成。所以只要给基本动作要素制定定额标准,就可以用来作为制定操作时间定额的依据。

  5、变化的规律性

  类似操作的延续时间,随着加工零件的重量和尺寸等因素不同而变化。这种变化存在着规律性的数量关系。所以,找出这种变化规律,就可以制定出类似操作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时间定额标准。比如,安装3千克零件的操作时间为0.44分钟,安装5千克零件的操作时间为0.54分钟,则安装4千克零件的操作时间,必然介于0.44和0.54分钟之间。

定额标准资料的制定

  定额标准资料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时间定额标准。这主要指手动作业时间定额标准。二是加工规范标准(或称切削用量)。这是通过规定机械设备的加工参数,计算机动时间。三是典型定额标准。这是通过典型零件确定典型工序的定额标准。

  1、时间定额标准的制定

  时间定额标准,是按时间定额各个组成部分来规定的,它包括:基本时间标准和辅助时间标准,照管工作地时间标准,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标准,准备和结束时间标准。后三项时间标准已在工作日写实中做了研究。基本时间标准包括两方面:一是机动时间,这将在加工规范标准中研究;二是手动时间。辅助时间标准,多是手动时间,所以,这一部分时间定额标准的制定,主要是研究手动作业时间定额标准的制定问题。 制定手动时间定额标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下:

  (1)、确定制定的对象,分析工序的组成部分。对象是指操作还是指动作,以哪一个为对象,实质上是确定制定时间定额标准的精细程度。这种粗细程度取决于对时间定额标准的精度要求。这种要求和生产类型有关。生产类型高,要求定额标准精度高,在大量大批生产的情况下,应以动作为对象制定时间定额标准。不过制定这种标准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均以操作或操作组为对象制定时间定额标准。对象确定后,根据要求划分工序的组成部分,并确定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以及工作内容。

  (2)、分析工序每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找出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工序组成部分延续时间的因素很多。例如,在机床加工的装卸零件操作中,零件和机床的距离、零件重量、夹具类型等,都是影响这一操作时间的因素。但在这许多影响因素中必然会有对操作时间影响比较大,而且经常起变化的因素。这种因素就为主要影响因素。在上例中,零件重量就为主要影响因素。正确地分析影响因素和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对保证时间标准的质量有重要作用。

  (3)、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收集系统数据。这种数据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工整理过去积累的资料;二是进行现场测时。然后把所取资料填入自行设计的时间标准表内。

  (4)、用坐标图整理分析已取得的资料,从中找出变化规律。在正常情况下,操作的延续时间是随着主要因素变化而变化。这两者是一对相关联的变量,为函数关系。如果把这种具有函数关系的数据,用坐标图整理出来,就出现某种图像(直线或者曲线)。这种图像就表明了主要影响因素和操作延续时间的变化规律,就可据此来制定时间定额标准。例如,某工件刮研的资料如下表1所示,根据以上资料,就可在坐标图上绘出如下直线,如下图1所示。

  (5)、确定时间数据和为次要影响因素制定校正系数。时间数据又称定额步,是指相邻两个时间数值的距离。这个数据定多大是个重要问题,定大了会影响时间定额标准的准确性,使用也不便,常需运用插位法,增加制定时间定额的工作量;定小了制定时间定额标准工作量增大,也不一定需要。所以,规定时间数据要符合精确、适用的要求。

  校正系数是指在按时间定额标准制定定额时,当实际的次要影响因素和制定时间定额标准所依据的次要影响因素两者不相一致时,对操作延续时间进行修改的折算系数。例如,安装零件的时间定额标准是按照工件和夹具之间距离在2米的情况下制定的。而在制定定额时出现工件和夹具之间距离有的大于2米,有的小于2米。由于距离大小的不同,需要的工时长短也不同,所以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影响程度)制定校正系数。一个操作次要影响因素较多,要抓主要的,否则定的校正系数过多,会影响制定时间定额的准确性。

  (6)、编制时间标准表。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根据坐标图和其他依据来编制时间标准表。表中时间数据,便是制定工序时间定额的依据。表中时间数据,便是制定工序时间定额的依据。时间标准表的格式如下表2所示。

              

  2、加工规范标准的制定

  加工规范标准是关于机床加工的各项参数(如切削深度、进刀量、切削速度等)的规定。按照加工条件从加工规范标准中查出有关数据,经过科学计算,就可以制定出机床加工的基本时间定额。所以加工规范标准是制定机床加工时间定额的重要计算依据,是机床加工定额标准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工规范标准,是在深入调查,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后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既要调查本厂工人实际操作情况,又要调查先进厂有关情况;既要掌握实践中提供的资料,又要参照科学技术文献;还要考虑到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生产经验。制定加工规范标准,要符合本厂机床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技术水平等条件,在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使各项技术参数合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缩短加工时间的目的。 有了上述的加工规范标准资料,就可以按照加工要求,计算出基本时间(机动时间)。在实际的机床工作中,基本时间(机动时间)是由设备的切削用量决定的。因此,提高切削用量是减少基本时间的关键,其中最主要的是机床转速和进刀量。而机床转速和进刀量则决定于机床设备的功率、性能、刀具耐磨度以及工人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因此,为了降低基本时间消耗,必须从改进机床设备、刀具状况和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着手。

  3、典型定额标准的制定

  典型定额标准是用类推比较的方法来制定工序时间定额的计算依据,采用类推比较法制定定额,要先制定典型工序的时间定额,然后再类推出其他相似工序的时间定额。制定典型定额标准的主要步骤如下:

  (1)、正确划分零件类型,确定典型工序。首先根据零件的特征,如几何形状、加工部位与加工方法等,对零件进行分类,把特征一致的零件归入一类中。特征一致的零件称为同类型零件。然后再依据规格、尺寸、材料的不同,从同类型零件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零件确定其典型工序,作为制定典型定额的对象;

  (2)、规定典型的工艺规程和技术条件。例如,加工方法、切削用量、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和工作地条件等;

  (3)、确定影响延续时间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并为次要因素规定修正系数

  (4)、进行测时和写实,整理分析所得资料;

  (5)、编制时间标准图表。

  有上述典型定额标准资料,就可运用类推比较的方法制定其他同类零件的工序定额

  典型定额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定额标准资料,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因为,单件小批生产零件品种多、规格杂,生产重复性少,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深入细致地分析零件工序的组成部分,只能把整个工序当作制定对象,笼统地制定整个工序的时间定额。利用典型定额来制定劳动定额,比较简便,有一定的准确性,在单件小批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相关条目

阅读数: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