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金融学

宏观金融学(Macro Finance)

目录

  • 1 什么是宏观金融学
  • 2 宏观金融学的发展
  • 3 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的划分应注意的问题[1]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宏观金融学

  国际学术界通常把与微观金融学相关的宏观问题研究称为宏观金融学(Macro Finance)。

  宏观金融学研究在一个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如何获得高就业,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宏观金融学是宏观经济学(包括开放条件下)的货币版本,它着重于宏观货币经济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它们产生对于实现高就业、低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和其它经济目标可能有用的货币政策结论和建议。

宏观金融学的发展

  宏观金融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二分法”把经济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实际领域的因素决定相对格和生产要素的所得,构成价值理论。货币领域的因素决定一般物价水平,构成货币理论。经济学家多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研究价值理论,用货币数量方法研究货币理论。

  凯恩斯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就业量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供给总需求社会总消费社会总投资等宏观变量。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认为,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投资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他的现代货币数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货币需求学说研究的是人们愿意持有的现金数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弗里德曼摒弃了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从人们保持货币的动机出发来研究货币需求的方法,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一种持有财富的方式或“一种资本货物”。

  (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非均衡性质,特别是承认产品市场中的普遍生产过剩,承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认为名义总需求的冲击可以造成非决衡的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经济体系本身的不完全性是名义总需求的冲击产生的实际效应的原因。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货币是非中性的、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三)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理论由斯蒂格利兹等提出。指金融管理当局在金融部门创造一种寻租机会,即有意识地为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特许权价值”,如存贷利率控制、市场准入限制等,使这些机构能获得一个持续稳定的利润流,让银行不为短期获益而损害社会利益

  金融约束理论对金融自由化条件尚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为发展中国家由“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提供了过渡性的指导思想,也是对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的补充,它所提出的政策主张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使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理性预期学派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一直居高不下,投资减少,经济发展缓慢,然而运用凯斯主义经济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并没有使利率下降,却因为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利率反而上升了。与此同时,消费储蓄、投资等反面都受到物价上涨预期的影响。

  人们的预期从被动地适应情况渐渐地变得更明智、更合理、更有主动性,他们根据预期打出了提前量,而且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政府相抗衡,这一事实表明当人们的预期对于经济活动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预期日益成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货币政策无效。

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的划分应注意的问题

  在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的划分上,有两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不能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现代金融学划为微观金融学,将我国传统金融学相应地划为宏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二者之间必然有一个知识的整合过程。就当前的学科建设来说,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应用微观金融学的成果来改造我国传统的宏观金融学。例如,马克威茨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中,分别用数学期望和方差来度量预期收益率风险,从而使收益风险这一古老的金融命题获得了新的解释,那么,如何将这一成果引人宏观金融学之中,使其建立起新的金融风险与收益理念呢?再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商品价值和价格问题,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则解决了资本性资产的定价问题,二者之间是否可以建立某种合理的联系呢?再者,马克思是从商品价值与价格的角度导出货币需求的,凯恩斯提出了投机性需求,但只是把它简单地看成是利率的函数,那么,是否可以利用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将商品性货币需求、储备性货币需求、投资性货币需求三者统一起来?当前我国在通货状态的评价和货币需求管理方面,一定程度上就存在着忽视资产价格变动影响和投资性需求调控的问题。

  第二,不应将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的划分,与理论金融学与应用金融学的区分混为一谈,说宏观金融学是理论金融学,微观金融学是应用金融学。首先,宏观金融学也有一个庞大的应用学科体系问题。如国家与区域层面的货币调控与管理、信贷调控与银行管理,国家层面的保险证券、外汇监控与管理,金融风险、金融衍生品的监控与管理,国家对外金融管理、金融法制建设、公民金融意识和道德的培育等,此外,还有区域间的各种金融问题。也就是说,宏观金融学也包括理论金融学与应用金融学两个部分,而这一学科的应用部分发展严重滞后,使实际操作部门几乎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是这一学科的最大缺陷。其次,微观金融学也包括众多的一般金融理论间题,其中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等,不仅是金融学的一般理论,也是整个经济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而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期限结构理论、期权定价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的货币博弈论等不仅属于金融学的一般理论,而且对于改造传统的宏观金融学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春生.试论金融学科结构与体系的构建.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6期
阅读数: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