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目录

  • 1 什么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的基本类型[1]
  • 3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2]
  • 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规划[3]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的基本类型

  城市土地空间形态指城市各类用地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是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特定组合。在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的行为主体——居民,厂商和政府等选址行为,形成了城市中主要用地的不同分布,不同类型用地者,如:政府决策者、家族和种族、企业投资者、交通技术人员、决策精英等,在城市形态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决定了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形态。因此,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形态是城市中各种力量根据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为了效用最大化相互博弈的结果。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实践的研究,出现了多种理论。

  (一)同心圆布局形态

  伯吉斯(E w Burgess)于1952年总结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后提出这一理论。他是基于社会生态学的入侵和承继概念来解释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排列形态和扩展过程。高收人家庭会居住在离城市中心较远的最新住房中、原来的住房由收入较低的家庭居住,最贫困的家庭就住在靠近市中心最老的旧房中,直至市中心的旧房被拆除成为中央商业区,此即所谓“过滤”机制。由此形成城市各功能用地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作环状扩展的同心圆用地结构。其中,第l圈层为中心商业区;第2圈层为中心商业区与住宅区的过渡地带:轻工业批发商业、老式住宅和货舱;第3圈层为工人住宅区(低收入);第4圈层为中产阶级住宅区;第5圈层为高级及通勤人士住宅区。

  该理论的缺陷是忽略了交通、自然障碍物.社会文化和区位偏好的影响。1932年巴布科克(Babcock)考虑交通轴线的辐射作用,将同心圆模式修正为星状环形模式,这一理论更接近单中心中小规模城市的真实状况。

  (二)扇形布局形态

  霍伊特(Homer Hoyt)于1939年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及纽约、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的住宅区分析后得出这一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各类城市用地趋向于沿主要交通线路和沿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由市中心向市郊呈扇形发展。他认为,由于特定运输线路可达性和定性惯性的影响,各功能用地往往在道路两侧形成。第1圈层为中心商业区。第2层为轻工业批发商业,对运输线路最为敏感,沿交通干线扩展;第3层工人住宅区(低收人),环绕工商业布置;第4、第5层为中高收入住宅区,沿交通主干道或湖泊、公园向外发展。当城市人口增加用地扩大时,高收人富人从原住区搬到新的声望更高的地方,原高收入住宅区则供贫民使用,由此出现土地利用的演替和滤变。

  (三)多核心布局形态

  多核心理论是由麦肯其(R.D.Makenzie)于1933年提出,然后被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于1954年发展而成。该理论强调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形成一个商业中心,除此之外还会有多个次中心。城市中心数目的多少及其功能与城市规模大小有关。中心商业区为最主要的核心,其次还有工业中心、批发中心、外围地区的零售中心、大学聚集中心及近郊社区中心等等。多核心理论没有假设土地均质,土地功能分区没有一定顺序,规模大小也不同,空间布局具有较大的弹性,很多大城市都属于这一类型。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无论是农用地,还是城市建设用地,均是以区域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展开的;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这里分别分析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影响。

  (一)自然条件的影响

  1.地形条件。地形是构成土地的重要基础,不同的地形具有不同的地势起伏和地面坡度、坡向特征,并通过对热量、水文的地表再分布影响着城市土地的空间布局状况;不同的地表起伏即相对高差,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措施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同地形部位的土地质量、水分状况和水土流失程度不同,造成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地面坡度、坡向等地形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城址选择、用地选择、功能分区、绿地布局无一不受地形的影响。不同的建筑对坡度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坡度可以适宜不同的建设,从而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造成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差异格局。

  2.水分条件。主要包括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它是人类改造利用土地的重要条件,它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利用方式、作物结构和生产水平均有着重要影响。在城市建设方面,水资源状况的优劣显得尤为重要,充分的水资源条件为城市人们的生活及城市生产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推动了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则会制约诸多城市发展。

  3.地基承载力。城市土地的地基承裁力主要由地基土堆积年代、地基土成因、地基土性质、地下水情况等诸多因素决定,域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应区域的地基承裁力的影响和制约。地基承载力大,则比较适宜建造高层建筑物,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

  4.植被绿化条件。绿色植被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着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重要}明,如净化空气、减弱噤音、倜节和改善小气候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城市土地利用的提高必须在维持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前提下,保证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条件的相互协调发展。

  总之,自然条件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自然物质基质,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条件,是地球表层系统城市人地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区域自然条件的优劣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诞生的客观性和可能性。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用地,对自然条件的客观要求存在较大差异。然而,自然条件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变化的,这种客观存在的地域自然属性,与相应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就决定了城市用地空间市局的变迁。

  (二)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的影响

  1.政府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导向。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的规划,特别是在城市,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城市的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结构性、战略性的规划,包括城市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产业在城市内部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基础设施网络,包括交通、通讯、供排水等的空间布局以及环境整治和规划等成为规划重点。

  2.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引起城市土地资源在产业上的重新分配,导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由于各产业部门的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不同,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下形成一定的士地利用结构。我国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土地资源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逐步提高。这为城市土地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促进了各类荒地的开发;同时,带动了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如人们对食物结构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优质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并加快了畜牧、水产养殖业和经济林果业的发展;再如人们为了满足较大的居所、更便利的交通等,促使更多的居住、工矿、水利、交通用地增加了,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城市土地利用空间范围也不断扩大,并实现了结构调整。可见,产业结构升级和主导产业部门的置换,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变化,使土地要素的时空配置向高福利目标发展。

  3.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通过路网密度、运输方式及其运输量等来影响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交通路线的兴建,刺激了沿路两侧土地的开发利用,改善了土地利用的条件和结构;另一方面,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到相应区域土地的区位价值,随着交通沿线两侧土地区位价值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提升,促进了周边地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改变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4.集聚效应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集聚经济通过同类工业的相互吸引、信息交换迅速、交易成本降低进而生产成本降低以及确定公共区位等过程,使城市空间布局由单峰集聚发展到多峰集聚,形成城市产业和建筑物的簇起状态。这要求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经济自然经济联系和集聚扩散的走向,使城市空间结构适应集聚经济的要求。

  5.工程技术因素。土地利用工程技术主要指开发和整治土地的工程技术,如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土地改造与保护工程等等。各项土地利用工程技术措施的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田建设的田园化和水利化,改善了土地的生产条件,使农用地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的同时,也为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大开拓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如城市建设中钢材水泥电力等的投入,高级建筑技术的应用,使高层建筑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城市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利用强度。

  (三)生态环境质量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的状态依托于一定的生态环境的质量状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好,则可考虑进行深度开发,可能会使城市开发密度增大,空间拓展范围广,结构趋于比较复杂的状态;反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受限,城市空间结构可能就比较简单。可见,生态环境的质量因素将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最根本原因,因而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应当局限在生态环境质量所给予的限度内,不能再通过城市土地的利用加重城市生态环境的负担;不仅如此,还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活动造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规划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结构关系的空间载体理性抽象的表现。根据城市内部的多样结构关系,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劳动结构、人口结构等,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经济优化规划。是工业化社会中的主流规划思想,认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利益集团和个人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效用的结果。城市各种经济要素在城市空间不断地集聚、扩张和变迁的物质表现。其中,城市空间集聚效应是城市规划学科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的主要内容,并且直接影响了相应的规划方法。一种表现为是将同心圆等三大古典模型的归纳性城市空间经济模型直接运用到空间结构规划中去;另一种表现方式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城市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评价标准放在经济效率或“最小代价原理”上,并运用到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上去;在城市地价日益昂贵的情况下.房地产投机商对利润的追求也刺激了城市空间结构向追求经济效益的方向转变。

  2.视觉优化规划。以建筑艺术美为主要目的的早期建筑学思想渊源深刻地影响了城市规划,从而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产生深远影响。这种规划方法以形式美为原则,认为建筑空间形态是影响社会变化的工具。这种规划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君主视城市为其炫耀统治权利的表演场,崇尚凸现君权威严,这种政治社会背景,使规划是纯美学的、不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在这种规划观指引下,城市空间结构常常体现的是一种对抽象的形式美的追求、对几何形体的追求等。例如,公元前5世纪的米列都城采用方格形道路的系统、广场设在城市中心的城市布局结构,表现出了对形式美的推崇。

  3.社会优化规划。源自人本主义的思想变革促进了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规划的方法演 进。该思想把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人的本质进行反思,认为在城市中起主导地位的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重要的是“社会人”,所以,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应重视所谓的“城市味”、“人情味”。美国曾旗帜群明地提出:“保障家家户产拥有体面的住宅和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始终是规划界所奉行的准则和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社会优化规划方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原有规划结构的批判、反思以及加强群众参与两个方面,但至今始终没有产生和形成较成体系的技术手段。

  4.环境优化规划。其源起是针对城市环境恶化状况而改良的城市空间结构的种种设想,其中“田园城市”是杰出代表,相应的规划方法往往以疏散城市空间结构为主的方法,促使城市与自然环境融合,从而达到环境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第三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与城市规划.第五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其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精品教材.
  2. 第三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与城市规划.第五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其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精品教材.
  3. 第三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与城市规划.第五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其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精品教材.
阅读数: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