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Idealism)

目录

  • 1 什么是唯心主义
  • 2 唯心主义的概述
  • 3 唯心主义的三种含义[1]
  • 4 唯心主义的产生
  • 5 唯心主义的分类
  • 6 唯物主义的发展[2]
  • 7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的贡献[2]
  • 8 相关条目
  • 9 参考文献

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Idealism)即唯心派,又译作理念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的概述

  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错误地回答了意识和物质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它根本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真实关系。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精神看做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存在于“我”的意识之中,是“我”的感觉、观念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如“世界理性”、“理念”、“绝对精神”等。唯心主义是信仰主义的一种精巧圆滑的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通常是反动阶级和保守势力的世界观,是反动阶级维护其阶级利益和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奴役的工具。

  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即是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或人的主观臆断的意识随意创造或改造出来,并推动或拉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

  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自发地接受“上帝的意识”或被动地接受“人的主观臆断的意识”的作用发展变化,认为人和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以认知的,唯心地承认存在着人和人类所不能调正利用的客观规律和定律,唯心地认知客观规律和定律或唯心地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和定律。

  唯心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的感受结果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地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意识的产物”,唯心地认为“宇宙统一于‘上帝’的意识或人的意识”,坚决主张“以上帝为中心”或“以我为中心”改变物质世界、发展人类社会。

唯心主义的三种含义

  1.否定物质的存在

  在一些近代哲学家看来.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就是否定物质的客观存在.主张心灵之外的物质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卢梭、狄德罗和康德对于唯心主义的含义都是如此理解的.尽管卢梭和康德本人的唯心主义思想是承认物质的存在的。贝克莱不仅如此理解唯心主义的含义.而且他本人的唯心主义就是如此激烈主张的.从而贝克莱无可置疑地是这种唯心主义的最典型的代表 所以.否定物质的存在的确是近代唯心主义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含义。不过.必须高度注意,并非所有的唯心主义者都否定物质的存在 事实上.在近代哲学家中.只有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否定物质的存在.最典型的就是贝克莱.而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承认物质的真实存在,莱布尼茨、伏尔泰、卢梭、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等无不如此。所以,尽管狄德罗对唯心主义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但是他的界定却并不符合唯心主义思想的总体实际.而只是适用于贝克莱。并且,和卢梭一样,狄德罗界定的这种唯心主义的含义实际上就是针对贝克莱做出的。

  2.上帝、理念和精神等起决定作用

  这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重要含义.主张这种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无疑就是黑格尔了 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主张绝对精神产生、决定和统治全部世界。另外.莱布尼茨和伏尔泰等人认为.上帝不仅存在而且对世界产生决定性作用 虽然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理论自我定性为唯心主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这些观点其实是基督教的教义和形而上学的一般观点.不过他们的观点无疑同这种唯心主义非常接近 我们过去通常划分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主张非物质的、非现实世界的事物决定现实世界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3.心灵是思想观念的根本原因

  这种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思想观念并不是物质的产物.并不是对物质、现实的反映.而是心灵的产物.是由心灵产生出来的。这无疑也是唯心主义最为重要的含义之一。以卢梭、费希特和谢林为代表的不少近代哲学家都这样规定唯心主义的含义 并且.很多对唯心主义的含义持前两种理解的哲学家也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内在含义之一 显然,这第三种含义和前两种含义内在一致、相辅相成。

  近代哲学家们赋予唯心主义的含义主要就是以上三种,绝大多数近代哲学家都在这三种含义上理解和规定唯心主义的含义。有不少哲学家所理解和规定的唯心主义的含义不只是上述三种含义中的一种.经常是其中的两种甚至全部三种。

唯心主义的产生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其产生根源有:

  (1)历史根源: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生产力科学技术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的分离,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也就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不发达,人民生活比较困苦,就比较容易相信精神的力量,或者说从内心希望精神是第一性的。

  (2)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唯心主义符合反动阶级(剥削阶级)的需要,他们需要用这种思想去控制人民的思想,往往夸大精神的作用,以达到统治的目的。所以剥削阶级会用此方式维护自己的统治。

  (3)认识根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则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分类

  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

  (一)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3]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如在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之本体无所不赅”,“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实质”,“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 ,“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J.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这些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述。19世纪30年代以后,主观唯心主义在西方的主要趋势是抹煞哲学的基本问题,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还有些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如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等。

  (二)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有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4]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在中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 ,“万物之祖” ,“万物非天不生”;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欧洲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和实在论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近代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G.W.F.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现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流派有新黑格尔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内部也往往互相混杂或交错。唯心主义能够长期存在根源之一在于人的认识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人类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就存在着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的可能性。唯心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产生、发展还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对哲学的存在和发展起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规定哲学家概括现实和利用思想资料的倾向。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精神、意识说成物质、自然界的本原,从根本上颠倒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因而是与宗教同样谬误的世界观。有的唯心主义本身就是精制了的采取理论形态的宗教教义;有的唯心主义虽然对宗教采取回避的、存疑的甚至反对的态度,但就其理论实质来说仍与宗教相通。辩证唯物主义不是简单地笼统地抛弃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切内容,而是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的批判,具体地揭露其谬误的性质、程度、根源和影响,并利用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因素。这样才能真正不断地战胜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唯心主义,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发展

  唯物主义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自然物质,如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水”、“气”、“火”、“原子”等,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元气”等。古代唯物主义在理论上坚持用自然本身说明自然,而且其原子论达到了很高的抽象水平。但是古代唯物主义的直观和朴素不但无法准确把握客观世界,而且难以应对唯心主义的质疑和反驳。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比较大,而当时的自然科学中只有力学。仅仅运用力学的尺度衡量化学性质和有机性质的过程,这是近代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并且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理解为以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近代唯物主义发展到19世纪变形为庸俗唯物主义,在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虽然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但是把意识当作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液汁,人脑产生意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其历史观则坚持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列宁指出:“对象、物、物体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像。这个结论是由一切人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来的”。恩格斯认为,对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迅猛的进步。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深刻道理,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

  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正是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的钥匙。19世纪末2O世纪初发生了“物理学的革命”,马赫主义者据此否认客观实在是我们感觉和意识的来源,再一次引发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列宁指出,唯心主义哲学的诡辩在于:它把感觉不是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而是看作隔离意识和外部世界的屏障、墙壁;不是看作同感觉相符合的外部现象的映像,而是看作“唯一存在的东西”。列宁明确界定了“物质”的含义,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速写、摄影、反映。这个定义捍卫了唯物主义的原则,也准确揭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学说对立的实质。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的贡献

  马克思为我们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他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费尔巴哈想要研究同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的意思是说,不要把自然作为僵死的机械的物理的物体世界去考察,要从主观的形式,即从实践的观点去考察,这就超过了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而且消解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抽象对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天才的世界观”。

  马克思从未否定“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自然的第一性),毫无疑问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马克思认为这种优先地位只能存在于中介之中。唯心主义者看到了世界是以主体为中介的。马克思所说的自然、客观存在是打上社会烙印的,但是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保持着对于人及其意识在产生上的优先性。马克思并不否定物质自身的规律性,但他强调只有通过作为中介的实践,人才能认识并有目的地利用物质的运动形式,这是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在生产中,人与自然之间进行辩证的作用,并不排除自然规律的作用。一般说来,唯物主义意味着认为自然规律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与意志而独立存在着。新唯物主义始终强调这一点,只是它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劳动过程的各种形态才能证实这种规律性。关于自然规律的独立性与社会制约性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另一方面,社会的每一历史结构规定着人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形式,规定着自然规律的作用方式与适用范围,而且,也还规定着人对这些规律的理解程度和社会利用的程度。总之,马克思把自然和一切关于自然的意识都同社会的生活过程联系起来,由此克服了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抽象的本体论性质,也就此消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抽象对立。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刘志洪.唯心主义的三种含义(A).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0,4:3
  2. 2.0 2.1 刘力永.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贡献(A).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2):32~35
阅读数: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