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目录

  • 1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 2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从心理因素角度论述经济周期的理论。

  1936年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一种始向上,继向下,再重新向上的周期性运动,并具有明显的规则性,即经济周期。

  在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因而使生产成本逐渐加大或利率上涨,投资增加。但实际上这时已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劳动力和资源渐趋稀缺,价格上涨,使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另一种情况是,随着生产成本增大,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利润逐渐降低。但由于资本家过于乐观,仍大量投资,而投机分子也不能对资本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乐观过度,购买过多,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

  随即资本家对未来失去信心,造成人们的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上涨,结果使投资大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来临了。经济危机后,紧随着经济萧条阶段,此阶段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银行家和工商界也无力控制市场,因而投资不振,生产萎缩,就业不足商品存货积压,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随资本边际效率逐渐恢复,存货逐渐被吸收,利率降低,投资逐渐增加,经济发展就进入复苏阶段。此阶段资本边际效率完全恢复,投资大量增加,经济又进入繁荣阶段。形成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的循环性变动,这种变动一般呈现。3-5年的周期性。主要有三个因素决定:

  (1)固定资产寿命和人口增长速度;

  (2)过剩存货的保藏费;

  (3)生产资本使用完毕所需要的时间)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所以,就把经济周期理论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因而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国民收入的水平取决于总需求,因而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总需求。

  第二、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是以投资分析为中心的,以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来探讨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从现代经济学对消费的经验成果来看,消费在长期中是相当稳定的。消费中的短期变动,尤其是耐用品的消费变动,对经济周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政府支出是一种认为控制的因素,净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经济周期的原因就在于投资的变动。也就是说,经济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投资的变动。

  第三、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都是有凯恩斯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出发的,但分析的方法与角度不同。

  例如,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从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关系出发,分析事前投资、事后投资、事先储蓄和事后储蓄之间的差异如何引起经济周期。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则分析了投资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引起周期性波动等。

  此外,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周期理论。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因素的作用,从货币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解释了经济周期。理性预期学派则强调了预期失误是经济周期的原因。

阅读数: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