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系统干预

全面系统干预(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简称TSI)

目录

  • 1 全面系统干预简介[1]
  • 2 全面系统干预的内容[2]
  • 3 相关书籍
  • 4 参考文献

全面系统干预简介

  全面系统干预是FloodJackson于1991年在《创造性问题求解—全面系统干预》一书中提出的。

  1995年Flood又作了改进。全面系统干预的环状逻辑步骤由三个阶段:创造、选择和实施组成。创造阶段的工作是,根据系统隐喻,找出对组织混乱的问题情景有洞察力的系统隐喻及要处理的议题。选择阶段的工作是,挑选与系统隐喻匹配的主要系统方法论与辅助系统方法论。实施阶段的工作是,用选出的方法论干预问题情景,提出组织变革的建议。1995年改进的全面系统干预逻辑步骤,如图1所示:

  开发出来的全面系统干预(TSI)元方法论以CST为哲学基础,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TSI以CST为指导思想,综合集成了各种系统方法论,并将它们应用到恰当的问题情景中去,所以TSI又被称为系统方法论的系统,是一种元方法论或元范式。

全面系统干预的内容

  全面系统干预(TSI)包括三个阶段:创造,选择和实施。

  

  1、在创造阶段,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组织或问题情景,尽可能全面地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帮助管理人员对组织或问题情景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个阶段要用到一种很有用的工具——系统隐喻,来把握问题的本质,系统隐喻采用类比的方法,根据相同或类似的特征,将其它领域的概念应用于对组织的系统分析,从而获得看清问题的洞察力。不同的隐喻关注组织的不同方面,有的关注组织结构,有的关注人和政治。创造阶段的结果是发现一系列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的特征由主导隐喻来体现。隐喻也是随后选择适当干预方法论的基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主导隐喻在以后的阶段有可能发生变化。

  2、找到关键问题之后,选择阶段的任务就是选择适当的干预方法论,这一阶段的工具是系统方法论的系统,系统隐喻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3、实施阶段的任务是运用系统方法论,提出具体变革的建议,结果是获得协调一致的干预。

  方法论是以一定的范式为基础的。所谓范式就是指基于研究对象的基本事实与假设的理论体系。任何一种理论都基于一定的假设,这种假设或者是研究者有意识地作出的(即显在的假设)或者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实 使用的假设(即隐含的假设)。不同的思想和行为会导致对世界理解的显著不同。这些附加了价值观、思想、信念的思考和观察构成了不同的基本范式,它们在理论上不是中立的。

  根据MingerBrocklesby的观点,在同一个调查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不止一种方法或方法论,它们基于不同的范式。高度复杂和多维的问题需要这样的综合。他们归纳了五种情况:

  Jackson称以下为真正的多元主义者:

  基于评论式系统思考的全面系统干预对于解决不同范式的问题是成功的,TSI本身是一种元范式,所以不存在不同范式的公度问题。TSI是选择方法论的方法论,为了将CST和TSI应用于战略研究方法论,首先,我们要对主要的战略学派的核心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其次,要根据不同维度对战略研究方法论进行分类,以适合不同的问题情景。

相关书籍

参考文献

  1. 钟映竑,杨建梅.系统视角的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2期
  2. 钟映红,杨建梅.基于CST的战略研究方法论.科学学研究,2003年1期
阅读数: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