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卡(Optical Card)
目录
|
光卡是继磁卡、IC卡之后,20世纪90年代利用激光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大容量的卡片式存储介质。
(1)只读型(ROM-Read Only Memory):事先将信息输入光卡,需要时由专用阅读装置读出,用于出版、教育、金融、技术资料、流通领域及日常生活等。
(2)追记型也即读写存储型(WORM-Write Once Read Many):目前应用最广泛形式,通常所说光卡即指此,用户可随意检出信息,并在未记录部位追加记录。此类光卡可用于医疗、技术资料、金融、流通、ID卡、电子信函、汽车养护、合格证件、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证等。
(3)可重写型(Rewritable):既可在未记录部位追记信息,也可消除已记录部位信息,系目前正在研制的新型光卡,适用于信息量庞大且需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领域(如医学巨著的编写)。
光卡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存储量大。目前一张标准光卡出存储容量是4.1MB,还有6.6MB和1.5MB等规格,甚至可以存储如彩色照片这样的多媒体数据。
2)光卡记录的数据不可物理改写,安全性好,磁卡和IC卡的数据均可以重新改写,使数据的安全性受到影响,而光卡是由激光在光学介质上打凹洞形成永久的变形,不可恢复,因而从根本上杜绝了篡改数据的可能性。
3)可靠而且经久耐用。光卡不怕磁场、电场的干扰,也不怕X射线和水,耐高温且不怕弯曲和摩擦。
4)光卡使用专利技术制造,可防止伪造,并使用了多种加密技术。
5)相对价格便宜,每张光卡的国际市场价仅为几个美元,如果按平均每字节所花费资金计算,与磁卡、IC卡相比较,光卡是最便宜的,仅为二者的几百分之一,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由于光卡的这些特性,它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证件、军事、安全、金融、财务、医疗保健、车辆管理、物资货运管理、城市规划等行业中。
第1层为5μm厚防划痕膜;第2层为400μm厚的由聚丙烯透明材料制成的密封保护层;第3层0.1μm厚,由高浓缩非纤维状银构成,可反射40%光能量;第4层3—6μm厚,由中等浓缩的黑色纤维状物质构成,具有较强光吸收能力;第5层薄膜衬底;第6层250μm厚密封层。
其中,3、4层合成光介质层即记录层。写入时激光束烧融3、4层,形成凹坑,改变光反射率,以形成永久性信息记录;1、2层用于保护记录层并允许激光透过,也称基板,其对激光有良好透过率和极低折射率;5、6层则是从后部保护记录层的保护材料。
光卡是一种特殊的存储媒体,由塑料制成,光卡的大小与一般的带有磁性条纹的信用卡相同(长为85.6mm,宽为54mm,厚约为0.76mm),便于携带,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光卡由基板、记录层和保护材料组成。
信息记录以激光打孔方式进行,卡片上打孔后就不能复原,因此光卡上的内容不能修改。光卡的数据记录在厚度为0.1mm的基板层,基板层经激光照射,有机胶质矩阵溶解,形成一定的凹凸面,在读取时,依反射光的强度变化分辨出0/1两种不同状态。
光卡首先于1981年提出,后经多次研究改进,通常由6层组成。目前光卡记录格式已形成两种类型,即Canon型和Dela型,于1995年7月被接收为国际标准。
以Canon R/W 50型读写器为例,设备长×宽×高仅为25.9cm×14.2cm×6cm,质量为2.6KG,其平均光读写头定位时间为0.1s。道向定位时间为3ms,数据读取速度最高可达每秒26KB,数据写入速度最高可达每秒10KB。由于采用了高速的自动聚焦、自动跟踪技术,可获得高密度、稳定的读/写操作,由于采用了容错技术,自动清洁措施,光卡上的脏物、划伤、指纹、汁液等均不会影响数据的正确读写。
光卡及光卡读写器只是信息的存储设备与介质。信息的录入、收集、转换、处理与显示的过程是依赖于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的。光卡及其读写器是一种附属于计算机的外部存储设备。通过计算机应用系统,光卡信息就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光卡读写器费用较高,如果一台读写器可以服务于大量的卡片,则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因此最理想的光卡应用项目是覆盖广且数据读写点相对集中的项目。
光卡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医学记录(如电子病历卡)、仪器设备的维修、驾驶员驾驶记录、身份记录、房地产信息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