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目录

  • 1 什么是元认知策略
  • 2 元认知策略的内容
  • 3 元认知策略评价
  • 4 元认知策略案例分析[1]
  • 5 相关条目
  •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元认知策略

  所谓元认知策略是指控制信息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进行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利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调节语言行为。

元认知策略的内容

  (一)元认知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给学习作计划就好比是足球教练在比赛前针对对方球队的特点与出场情况提出对策。不论是完成作业,还是为了应付测验,学生在每一节课都应当有一个一般的“对策”。成功的学生并不只是听课、作笔记和等待教师布置测查的材料。他们会预测完成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在写作前获取相关信息,在考试前复习笔记,在必要时组织学习小组,以及使用其他各种方法。换句话说,成功的学生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

  (二)元认知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这些策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并加以修改。当你为了应考而学习时,你会向自己提出问题,并且会意识到某些章节你并不懂、你的阅读和记笔记方法对这些章节行不通,你需要尝试其他的学习策略。下面说说两种具体的监控策略——领会监控和集中注意。

  1.领会监控

  一种具体的监控策略就是领会监控,熟练的读者在阅读时自始至终都持续着这一过程。熟练的读者在头脑里有一个领会的目标,诸如发现某个细节,找出要点等,于是,为了该目标而浏览课文。随着这一策略的执行,如果找出了这个重要细节,或抓住了课文的要点,熟练的读者会因达到目标而体验到一种满意感。但是,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细节,或者不懂课文,则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如果领会监控最终显示目标没有达到,就会采取补救措施,比如重新浏览材料,或者更仔细地阅读课文。

  一些研究表明,从幼儿到大学生有许多人都缺乏这种领会监控技能,好多学生总是把重复(如再读、抄笔记等)作为他们的主要策略,从课本或讲演中学习新知识,为了帮助这样的学生,德文(Devine,1987)建议他们使用以下策略以监视并提高他们的领会:

  (1)变化阅读的速度。以适应对不同课文领会能力的差异。对于比较容易的章节读快点,抓住作者的整体观点;对于较难的章节,则要放慢速度。

  (2)中止判断。如果某些事不太明白,继续读下去。作者可能会在后面填补这一空隙、增加更多的信息、或在后文中会有明确说明。

  (3)猜测。当所读的某些事不明白时,养成猜测的习惯。猜测不清楚段落的含义,并且读下去,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重读较难的段落,重新阅读较难的段落,尤其是当信息仿佛自相矛盾或模棱两可时。最简单的策略往往是最有效的。

  2.集中注意

  注意和金钱、能源一样,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时刻,只能注意有限的事物。当教师要求学生将他们有限的注意能量全都花在他所说的每一件事上,学生只得放弃对其他刺激的积极注意,只得变换优先度,将其他刺激全部清除出去。例如,当人们全心注意一个有趣的谈话者时,他们就意识不到细微的身体感觉(如饥饿),甚至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其他刺激。有经验的讲演家知道,听众一旦心不在焉时,他们已经不再集中注意听讲了,可能已经转向注意午餐或其他活动了,因此就要重新抓回他们的注意力。

  在课堂中,有些学生往往很难把注意集中在教学任务上,而分心于那些有吸引力的、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教师常常埋怨课堂上那些不能维持注意力的学生不成熟、注意力有缺陷、或者不想学。不幸的是,使用不同的标签去描述注意力问题无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柯诺(Corno,1987)指出,注意力关系到自我管理的问题,因为学生很难计划和控制他们的学习。她认为需要教学生一些抑制分心的学习策略,来帮助他们对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如注意此刻自己正做什么、避免接触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缺乏注意力方面的知识,犹如他们缺乏数学概念。如果能教他们一些对注意进行监视和自我管理的技能,教师就不会再在意全班同学的注意了。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能使用这些技能来提高他们的学习。

  有效地选择课本或讲演中的重要的信息加以注意,是某些学习者常常使用的一个策略。有研究表明,速度快的学习者常常使用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来选择恰当的信息加以注意。教师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上,尤其集中在重点上呢?有关信息加工系统的知识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在感觉登记中的信息,如果加以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如果不加注意就会消失,因此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学生挑选重要的材料,鼓励他们对其加以注意,减少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并且教他们处理那些能分散注意的事物的技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采用下面几个方法来获取学生注意力,所有这些方法部可归到“唤醒学生的兴趣”这一标题之下。

  (1)教师可以设置教学目标,告知学生本课的目标。在上课之前,告诉学生所注意的目标学生学得会好一些。

  (2)使用标示重点的线索。有些教师增高或降低他们的声音,表明他们正要说关键的信息,有些教师可能使用手势,重复或在显要位置表达同样的信息,课本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排版指明要点。

  (3)增加材料的情绪性。有些宣传媒体常常选择情绪色彩浓的词来赢得注意。这就是为什么报纸的标题说“某某议员枪毙了某教育法案”而不说“某某议员否决了某教育法案”。有人发现使用情绪色彩浓的词,比使用中性的同义词更能赢得学生的注意力。

  (4)使用独特的或奇特的刺激。例如,自然科学的教师上课时,经常可以做演示,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通知学生后面讲的内容对他们非常重要。许多学生常常会预期在随后的测查中会有什么问题,以此来确定课中重要的信息。有研究表明,这种技能能增强学生对相关材料的注意。教师一般让学生不只学习考试中出现的信息,因为考试只是在某一区域里抽样信息。教师不想只给学生提供所要测验的问题,因为这样做学生就会只学习这些材料,而忽视那些测验中没有但又很重要的材料。但是,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测验的题型(如多项选择题或论述题)和范围。这使得学生决定是否要记住某个事实或理解某个概念等。当然,教师有必要告诉学生哪些材料不重要,这可使学生能有效地使用学习时间。

  (三)元认知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例如,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复习他们不懂的课程材料;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元认知策略评价

  元认知策略的这四个方面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工作的。学习者学习一般先认识自己的当前任务,然后使用一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然后,监视自己的进展情况,并根据监视的结果采取补救措施。假如我们正在学习清朝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的历史,开始时,我们可能会想,在未来的测验中,有关这些知识的考题可能会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决定用自己的话叙述要点和重要历史事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经常搞混一些战争和条约,于是决定慢慢而细致地再读一遍;或者寻找其他线索,如图、表、索引等来帮助理解;或者退回到这一章更前面的部分。这意味着我们要能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要学会知道什么时间不懂,以及如何去改正自己,用行得通的策略替代行不通的策略,随时变化或修改自己行为。所有这些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一道起作用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使用认知策略的能力和愿望,他就不可能成功地进行认识、计划、监视和自我调节。认知策略是学习内容材料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助于我们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整合在一起,并且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元认知策略则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我们估计学习的程度和决定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教学生使用许多不同的策略,但如果他们没有必要的元认知策略来帮助他们决定在某种情况下使用哪种策略、或改变策略,那么他们就不是成功的学习者。

元认知策略案例分析

  案例:基于元认知策略训练的英语教学模式

  Cohen指出,在典型的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教学中,一般包含五个步骤,即准备阶段、呈现阶段、训练阶段、巩固阶段和评估阶段。笔者以为期一个学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验为例,也按这五个步骤在教学中融入元认知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一)准备阶段(第1周)

  本阶段为期一周,中心任务是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和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元认知知识。首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英语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和英语水平摸底考试。其中调查问卷是在参考文秋芳等人编制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分为计划、监控、评价三个部分,采用莱克特等级制Likertratingscale)计分。问卷调查和英语水平摸底考试完成后,组织学生参加一堂元认知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有关元认知的基本理论以及元认知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告诉学生本次教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实施步骤,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元认知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元认知策略教学实验的积极性。

  (二)呈现阶段(第2周)

  本阶段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示范,告诉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在英语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运用的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先准备。预先概括和了解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的,并作适当的课前准备。

  (2)预先预习。预先计划和演练语言结构,为即将面临的学习任务做好准备。

  (3)定向注意。预先决定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到哪一学习任务上,而忽视不相关的干扰因素。

  (4)选择注意。预先决定语言输入的哪些具体方面或哪些情景细节,以帮助对语言输入的短时记忆。

  (5)自我管理。认识有利于学习的各种条件,并主动创造这些条件。

  (6)自我监控。注意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对不正确的进行更正。

  (7)自我评估。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有进步,学习策略运用是否有效。

  (三)练习阶段(第3-15周)

  本阶段为教学实验的核心部分,主要任务是教师引导和督促学生在具体的英语学习中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改善学生学习效果。在本次教学实验中,笔者将英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1)对以前的英语学习进行评估。让学生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你认为自己的英语成绩怎么样?你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存在哪些弱点?你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你以后的英语学习该怎样做?学生通过回答上述问题,总结出自己口语学习的弱点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以后学习努力的方向。教师要求学生提交评估报告以督促和指导学生完成评估任务。

  (2)制订新的英语学习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拟订出课内课外英语学习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对以往英语学习的弱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攻克。教师在这一部分策略训练中的作用是指导学生拟订和修改学习计划。

  (3)监控自己的英语学习。元认知监控在英语学习中主要体现在课内和课外英语自主学习两个方面。课内学习监控分为方向监控(明确每次课堂学习的目的)、进程监控(英语学习中监控自己是否注意力集中和是否避免了明显的语音语法错误等)以及策略监控(监控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是否采取了适当的策略)。这种类型的策略训练,教师可采取课堂提问和组织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督促和检查。课外英语学习监控则主要指训练学生监控自己的英语自学计划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采取的训练方式有两种:一是要求学生写好每次的英语自学日记,每周或每月交老师检查一次;二是在课内要求学生进行课外英语学习汇报。

  (4)英语学习的评估和调控。课内的英语学习评估可采取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完成。其中教师点评注意要以鼓励为主。课外的英语学习评估可采取组织阶段性英语测试的方式,同样也可以在检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日记中进行指导。

  (四)巩固阶段(第16-17周)

  在这一阶段,教师有意识地选择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并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总结英语学习的经验。

  (五)评估阶段(第18周)

  对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均进行一次元认知策略和英语水平测试,再与实验前的测试数据比较,分析评估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推广做好准备。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刘基绍.培养元认知策略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2期(下半月刊)
阅读数: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