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冲击理论

供给冲击理论(Supply Shocks)

目录

  • 1 什么是供给冲击理论
  • 2 供给冲击理论的经典案例[1]
  • 3 参考文献

什么是供给冲击理论

  供给冲击理论经济周期是由于总供给的改变而引起的时候,供给冲击理论便出现了。

  供给冲击(Supply Shock)指的是特定品种商品(比如与原油相关的商品)价格与其他品种相比发生的变化,即相对价格的变化。对产生反方向的变动。改变了生产成本,影响了厂商所要求的价格水平(因此也称为价格冲击price shocks)。

  例如,石油进口价格的变化;对大量农作物产生破坏的霜冻、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经济体中劳动力教育水平的变化,或者劳动力愿意参加工作的工资率的变化;甚至于技术的变革与进步等等,都可能引起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的变化

供给冲击理论的经典案例

  石油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滞胀现象。这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按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是不能并存的。因为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国家可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刺激经济复苏,而刺激经济复苏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也就是说,经济复苏与高涨往往与通货膨胀相伴。但当经济出现过度繁荣时,通货膨胀成为了主要问题,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一个不可避免的代价就是经济衰退,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往往与经济衰退相随。显然,滞胀并存的现象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不相符。

  为了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进行辩护,凯恩斯主义者提出了供给冲击的理论。供给冲击理论认为,供给的逆向冲击,即供给的突然性下降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这就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方面均衡产出减少.另一方面价格上升。这样便会出现滞胀并存的现象,而20世纪70年代到肋年代的滞胀并存现象的出现正是作为供给方的石油冲击的结果。第一次石油冲击导致1971-1974年石油的实际价格上涨了4倍,加速了经济进入1973-1975年衰退的进程。第二次石油冲击使石油价格又翻了两翻,大大加速了通货膨胀。

  以上是凯恩斯主义者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所进行的辩护。但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还需要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际样本数据来分析石油价格的变化是否为经济增长率变化和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原因。在这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就派上了用场。詹姆斯·汉密尔顿(James Hamilton)证明了数据支持白油钐r格的变化是二战后买际GNP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变化的原因的假设。例如,汉密尔顿(Hatrfilton)在他的研究中分析了油价的变化厶P真与实际GNP的相对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令,作如下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

  

  其中,εt为随机扰动项。

  然后,反过来作下列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

  

  其中,为随机扰动项。

  汉密尔顿得到的结论是:不能拒绝油价的变化是GNP的相对变化率的原因;不能拒绝GNP的相对变化率不是油价变化的原因。这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凯恩斯主义对滞胀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李庆华.计量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02月第1版.
阅读数: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