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单位

目录

  • 1 什么是会计计量单位
  • 2 会计计量单的作用
  • 3 会计计量单位的不同属性
  • 4 会计计量单位的选择

什么是会计计量单位

  会计计量单位指不同会计计量标准所运用的各种量度单位。它也是会计计量对象可计量性的特征之一,是会计计量运用不同计量标准实施会计计量的前提条件。

会计计量单的作用

  从会计实务来看,任何可用作会计计量的各种标准,实际上都具有自身的计量单位。并且往往存在多重性的计量单位。因此,会计计量根据不同计量目的和具体计量对象的要求,确定了一定的会计计量标准之后,还存在着选择不同计量单位的问题。这是由于不同会计计量标准本身特点的不同,及其外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根据相同的会计计量标准.运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所计量的会计信息会有各不相同的意义,或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而使用会计计量单位不当,则会导致不恰当的会计计量信息,从而使经营决策失误。所以,会计计量单位的研究,以及在实务运用中的正确选择,是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会计计量单位的不同属性

  会计计量单位包括货币量计量单位非货币量计量单位。非货币量计量单位主要有各种实物量单位和各种劳动量单位。货币计量单位也有各种不同性质的货币量单位。

  不同会计计量标准的计量单位,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属性的计量单位社会属性的计量单位

  自然属性的计量单位指某项计量标准本身所固有的,不受社会环境变化影响的那些最基本的计量单位。如实物量计量中的千克、吨、件、米等等-劳动量计量中的小时、分、秒等等-货币量计量中按不同币制确定商品价值的基本量度单位(元、美元英镑等)。在会计计量中确定了采用何种计量标准之后,便能采用这些自然计量单位对不同的会计计量对象进行自然量度的计量,并能获取最基本的会计计量信息。货币量标准与非货币量标准的不同自然属性计量单位相结合,便能提供较完整、全面.不受社会环境变化和人的主观意念影响的客观的会计计量信息。

  社会属性的计量单位,指那些并非计量标准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人们为了满足特定会计计量目的.而赋予某项计量标准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特殊计量单位。运用这些具有社会属性的计量单位,主要是因为那些自然属性的计量单位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所要求获取的特殊会计计量信息。如在实物量标准的会计计量过程中,用原始的自然属性计量单位进行计量,便不能反映不同实物量之间的汇总信息,而采用如标准煤单位或标准产量单位来进行计量,则能满足提供汇总会计计量信息的要求。又如用劳动量标准计量时,仅用自然属性的劳动量计量单位进行计量时,可能不能满足特定的会计管理目的,这时则可能要运用标准工时单位,或标准工时工资率单位及标准工时费用分配单位等来进行计量,以期获取更加具有社会性和更容易比较分析的会计计量信息。

  采用非货币量社会属性计量单位进行计量的目的有二:

  一是便于汇总相加,化不可汇总为可汇总,提高实物量标准和劳动量标准的计量能力。确定社会属性计量单位可能首先要选择一种社会公认的标准实物量或劳动量单位作为基础,并测定其他非标准量与标准量之间的换算比例,最终得出以标准计量单位为基础的汇总的非货币量计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会计计量所用的标准量单位,可能超越其原有自然属性的计量单位,而形成一种新的计量单位。如某种被公认的标准产品的自然计量单位为千克,而其他几种非标准产品则用米、件或立方米等自然计量单位来表示。如要将其全部折合为标准产量,则这些非标准产品的最终计量单位可以都用千克、也可以全部采用一种全新的计量单位来表示。

  二是为了得到社会的公认,便于与社会其他同类经济业务或产品等进行比较分析。如企业的成本耗费水平,除了要与本企业历史水平纵向比较外,还要与社会平均水平或其他企业先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而要实现这种比较,首先要求本企业的会计计量单位与社会公认的计量单位相一致}如不一致,则必须进行换算调整。同理,当会计计量信息在对外报告或提供给特定会计信息使用者时,这种社会属性计量单位的调整也同样十分重要,它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甩性和实际使用价值

  至于货币量社会属性的计量单位,则主要有名义货币计量单位一般购买力货币计量单位两种。

  货币量社会属性计量单位的选择,主要是为了寻找一种不同经济环境下能代表相同购买能力的货币量单位。众所周知,在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变动的情况下,今天一定量货币的购买力可能与昨天一定量货币的购买力水平相差甚远。这就决定了各种货币即使在其自然量度单位不变的情况下,其不同时期所代表的价值量也不同。这种变动会大大影响会计计量。为了保证会计计量信息的相关可靠性,理论上便不能排除选择一般购买力(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的必要性。所以,会计计量在确定了货币自然属性的计量单位后,为了满足特定的会计计量目的,仍然面临着选择何种社会属性计量单位的问题。

  名义货币计量单位是指某一国家法律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有时也称货币面值单位。名义货币计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只要国家不对其发行的货币单位价值进行调整,那么名义货币计量单位是不会变化的。它实际上是货币自然属性的计量单位,只不过是由国家来决定而已。用它直接来作为会计的计量单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所以它是会计货币计量的基础。

  一般购买力货币计量单位,指对名义货币计量单位按一定时Et的一般购买能力(如物价指数)进行调整换算后得出的计量单位。使用这种货币计量单位的目的,在于能使不同时期会计的货币计量单位保持在一个相同的购买能力基础之上,不至于因自然属性的货币计量单位所实际代表的购买力(价值量)不同,而造成会计计量信息的失实或不相关,使其丧失决策价值。然而,使用这种货币计量单位,会引起会计计量的不稳定性。因为,每次确定这种货币计量单位时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整换算,而这种调整换算的可靠程度则可能会对其最终的会计计量信息产生一定的影响。

会计计量单位的选择

  会计计量单位的选择,要根据不同会计计量目的和具体计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从理论上讲,在会计计量的不同阶段、不同范围,或为了满足会计计量的不同目的,确有选择多种计量单位的必要,以确保会计计量能符合多种会计计量目的的要求,提供不同信息使用者特殊需要的会计信息,以使会计信息更具决策有用性。

  然而,在正常的经济条件下,不同会计计量标准下的计量单位的选择不应经常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经常变化会计计量单位,不但会使会计信息变得不可捉摸,无法比较,也会使人感到会计计量的不严肃,而对会计计量信息丧失信心。所以只有在确有充分理由来证明原有的会计计量单位已不再适用时,才有必要改变原先选定的会计计量单位。如这种改变会引起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发生变化的,则有必要加以充分说明。

  日常会计计量中在选用非货币计量单位时.应尽可能保持原先选定的计量单位.使各期所用的实物量堕位或劳动量单位保持一致,便于比较分析和考核。如要运用某些标准量单位以进行调整换算的.则一经选定也应尽可能地保持稳定,而不宜经常变动。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对外报告的会计计量信息而言的。至于对内提供的为特殊决策所用的会计信息而选择特殊的非货币单位计量时,选择上的变化有时是必需的.只是要附加必要的说明解释。

  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计量时.在国家未作任何变动的情况下,一般均应以法定流通货币的名义单位进行计量,并保持长期稳定。如出现非本位币反映的经济业务.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或市场公认的换算率,将非本位币货币换算成本位币货币进行计量。货币购买力微弱的变化.并不会对会计信息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在一段时期内可能被相互抵销,昕以不必马上改变货币计量单位。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当物价持续单向变动时.且其变动率较大,这时,由于货币的名义计量单位已不能反映其实际的购买力,甚至会严重影响不同时期会计信息l的可靠性的情况下,才能考虑选择一般购买力货币计’量单位。当然,这种选择对于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计量来说,还可能会明显受到国家法律和社会公认性的制约,可能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用于特殊的经济业务。但作为企业补充会计信息的披露,提供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会计信息,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对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为目的的会计计量信息来讲,对特定的经济业务,在客观经济环境确有重大变化时,则应该及时选择更具有相关意义的会计计量单位,对原来使用的名义货币计量单位按一定的物价水准,调整为一般购买力水平的货币计量单位进行计量,以确保能提供有助于经营管理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要注意的是,会计计量单位的选择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会计计量特性,如会计计量标准、计量属性和计量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有机组合,便能构成一个完备的会计计量模式。

阅读数: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