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集团

(重定向自三和财团)

三和集团(Sanwa Group)

目录

  • 1 三和集团简介
  • 2 三和集团的特点
  • 3 三和集团的历史

三和集团简介

  三和集团(Sanwa Group)又称三和财团,成立于1967年,,日本垄断资本财团。目前有44家大垄断公司,其中银行2家、保险公司1家、工矿企业30家、商社3家、大百货公司1家、金融业1家和运输企业3家。其核心企业有三和银行日商岩井日本电信电话NTT)、日棉科思摩石油神户制钢所夏普公司日本通运积水化学工业等。其中日商岩井及日棉居日本九大商社之列。该财团在钢铁制造业、通讯业、液化气、陶瓷、橡胶等行业有较强实力。

  经理会称 “三水会”(三水会,每月第三个星期三聚会,日语星期三为“水曜日”),是三和集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中三和银行是三和集团的核心,其下是被称为三和集团三大支柱的日立造船宇部兴产帝人公司。三水会下面有副经理,专务董事一级组成的三叶草会,还有1967年为参加国际博览会组织的绿会,后改组为股份公司绿会。此外,三和集团还通过金融股份人事关系控制着一大批企业。除三水会成员企业41家外,持股率超过10%的三和财团的联带公司共达136家。

  三和集团是以三和银行为主,由三和银行贷款下的企业群组成。三和银行是在1933年,由以大阪为根据地的鸿池、山口、三十四,三家银行合并组成。在六大企业集团的核心银行中,历史较短,贸易对象主要是以纤维为主的轻工业方面。但是,由于日本战时经济色彩浓厚,所以随着重化学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在纤维方面投资最大的三和银行地位开始下落。合并后不久以日本都市银行资金量首位自夸的三和银行,由于没有良好的货款对象,在战争末期跌落到五大银行的末位。于是三和银行逐渐地由纤维产业为中心开始向以重化学工业中心转换,向以大阪为据点的机械、铁钢制造所提供贷款。二战后,在财伐散体之际,三和银行以及三和银行系的企业都没有受到其他集团那样的影响。并且,随着纤维产业的复兴,三和银行再次复活。当时,大日本纺织、大和纺织、帝国人绢、日本人造丝,虽都处于银行的贷款之下,但是都借着朝鲜战争的风波大发横财。因此,三和集团自身也大大受益,但是三和不久就爆发了危机,这是三和集团的第一危机,这次危机使三和银行大幅度地改变了经营方向。在1953年、1954年的通货紧缩的影响下纤维业受到的打击最大。

  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以丸善石油公司为中心的石油化学联合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产业体系化的需要,三和银行从单纯的贷款系列转变为企业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垄断资本集团。1967年三和系统的24家公司在三和银行董事长的倡导下组成总经理级的组织三水会。三和财团的经理会成员公司及其联带公司共达177家,其中仅经理会成员公司即有41家,资产总额达44.89万亿日元,雇员39.35万人。

三和集团的特点

  三和财团有两个主要特点:财团的核心成员结合程度弱,被称为杂居集团;重工业企业和商社的力量薄弱。

  三和集团是以三和银行为中心,成员主要是以关西为据点的企业。它的经理会是三水会,由44家公司组成,在数量上仅次于第一劝银集团。但是,这些企业的历史派系零散,包括帝人、神户制钢所、旧日商的铃木商店系、旧岩井产业、德山曹建的岩井二个集团和日立造船等旧日产系的一部分,以及宇部兴产、阪急电铁,大林组等集团拼凑性质极强,因此常被称为拼凑集团、杂居集团。

  三和集团的性质与芙蓉集团相似,但是凝集力比芙蓉集团要差,是一个松散的企业集团。总资产占全国百分比虽高于芙蓉集团,但由于它成员多,实力远逊于芙蓉集团。另一方面,作为企业集团结合程度也较差,集团内部持股率1989年度为16.46%,与芙蓉集团持平。

三和集团的历史

  地域色彩浓厚的结合

  通常所说三和集团是指三水会的44家公司成员。三水会在1967年成立之后,开始逐渐增加其成员,此外,三水会还有由副经理、专务董事组成的绿叶会,以及为了出击万国博览会于1967年5月组成的绿会。在万国博览会结束之后,改组为株式会社绿会要集团的从业人员以及家属的福利卫生事业。三水会、绿叶会、绿会分别由若干不同的成员组成,通常认为这个集团的特点是年轻与不统一。

  作为经理会,三水会是三和集团最重要的组织,而三水会的核心当然是三和银行,并且还包括其下被称为三和集团三大支柱的日立造船、宇部兴产、帝人公司。但是,这三家公司与其他企业集团的核心公司性质不同,帝人等公司独立色彩浓厚,可以说它的活动并不一定是为了三和集团。

  此外,三水会的成员当中还存在着不能完全被视为三和系企业集团成员的不可靠的集团。首先,日立制作所既是三水会的成员,同时也是芙蓉会和三金会的成员。此外,日本通运神户制、钢所、日商岩井三家公司既是三水会的成员,也加入了第一劝银集团的三金会。

  问题最大的是日本生命,作为日本生命保险公司,日本生命的资金实力强大,它所拥有的股份,为日本第一。对企业来说贷款额也是相当可观的。生命保险公司几乎都是互济公司,因而不能以其大股东来论其性质,在探讨日本生命公司的性质的时候,我们必须通过它拥有哪些企业的大量股票,以及它大宗贷款的对象来进行判断。但是日本生命的保险公司的股份、贷款不见得转向了三和集团企业,它是独立的生命保险公司。

  因此,相当多的三水会不一定能说是三和系企业集团的成员,这是三和集团的特点。它反映出作为企业集团的松散,但这不意味着三和集团没有形成一个企业集中。导致这种状况是它的历史短浅,以及人为因素等原因。  

  金融与商社的力量

  与其说三和集团的核心是三和银行,不如说其核心不只有三和银行,所以它的特点是核心的商社,重工业企业力量薄弱,最大的问题是除了三和集团以外,它没有大型的金融机构。虽然三和银行位居于日本银行的前列,但辅助的金融机构的力量却很薄弱,这对三和银行和集团来说都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东洋信托银行是三和系的金融机构,这是1959年三和银行、神户银行的信托部,以及野村证券代理发行部合并成立的,创立至今一直是由三和银行派遣的董事担任经理,可以称之为三和银行的信托银行。但是,毕竟因其历史较短、资金量小,无法与其他集团相比。其次是大同生命保险公司,它与日本生命不同,可以被视为三和集团的成员之一。但是其规模较大,因此,没有成为三水会的成员。此外,日本火灾、兴亚火灾等保险公司与三和银行关系极为密切,但也因其规模有限无法成为三水会的成员。

  此外,证券公司与三和集团的关系也是一个问题。一般说来,日本的证券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关系在历史上不断变化,至今也不稳定。不稳定存在的原因是野村证券被称为“一个顶三个”的四大证券公司之首。在东洋信托设立以来,野村证券公司与三和银行关系开始变得密切起来。但是,从它的性质来看,野村证券公司和日本生命一样是独立色彩浓厚的企业,不能说是三和集团的一员。但是无论怎么说,三和集团与日本最大的生命保险公司——日本生命,以及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公司亲密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威力。

  再次,三和集团的另一大缺陷是核心综合商社的力量薄弱,一般认为日商岩井是该集团的核心商。但是,三和集团企业间的贸易方面尚为薄弱,本来日商岩井是以第一银行作为主要银行的商社,但是,在经办三和银行凭借第二位银行的关系,为其作了大量工作。日商岩井公司与三和系的岩平产业合并之后,加入了三和集团。但是,实际上第一劝业银行仍是其大股东和提供大宗贷款的银行。再一个问题是日棉实业公司的存在,三水会包括日商岩井与日棉实力两个商社,很不方便。所以,一直以来,三和银行一直到致力于日商岩井与日棉实业的合并,想设立本集团的核心商社,最终仍是以失败告终。

  第三次危机

  在石油危机后的萧条中,三和集团迎来了第三次危机。

  第三次危机的主角仍然是丸善石油公司,昭和30年经营危机发生之际,关西电力公司原副经理森寿五郎作为财界代表被派到丸善石油任经理。此后,三和银行的副总经理宫森继任丸善石油经理,通过财界管理被三和集团收购。但是,由于1973年石油危机,与国际石油资本毫无关联的丸善石油被迫购买高价石油,于是陷入了经济不振的窘境。

  并且到1980年,丸善石油经营业绩急速恶化,累积赤字近1000亿日圆,债务繁重。于是,三和银行一方面再次派遣社长,另一方面,出售下津制油所,分离松山制油所,进行大幅度的人员调整。但是对三和银行以及三和集团来说,丸善石油再次成为绊脚石。

  此外,另一个成问题的公司是尤尼契卡,昭和30年代末期,纤维公司陷入了经济不振的窘境,三和银行进行了日纺与日本人造丝两家公司的合并,创立了尤尼契卡,这次合并没带来什么好处。

  三和集团至今面临过三次危机,每次都采取新的策略。虽然是战胜了危机,可是每一次都是彻底的重化学工业化路线的产物,现在真正走重化学工业化路线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要求。

阅读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