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原则

目录

  • 1 什么是3R原则
  • 2 3R原则的内容[1]
    • 2.1 减量化原则(Reduce)
    • 2.2 再利用原则(Reuse)
    • 2.3 再回收原则(Recycle)
  • 3 相关条目
  •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3R原则

  3R原则是指循环经济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三种原则。

3R原则的内容

减量化原则(Reduce)

  减量化原则是生态效率理念的核心,是针对输入端而言的,旨在减少进人生产消费领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量。它要求在生产源头上削减有毒物质的生产或排放,降低原材料的使用,减少产品的尺寸等。这些行为并没有停止耗竭资源和破坏环境,只是减缓破坏速度,使其以更小的增量在更长的时间内进行破坏。例如,焚烧垃圾被能源效率的支持者们誉为“化废为能”的处理方法。这些废弃物能够燃烧的是其中一部分可燃物质(纸张和塑料),但是,.这些物质在设计时根本未考虑过安全焚烧的问题,它们在焚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恶英和其他有害物质。这样导致两种恶性后果:一方面含有重金属的材料的焚烧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某些有价值的材料被焚烧,造成了浪费,也许工业将永远无法再利用它们。

  减量化原则体现在生产中,就是要求生产者优化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方法来减少单位产品的原材料使用量、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对于消费活动而言,该原则要求人们推行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方式,购买、消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抵制一次性产品和过度包装产品。

再利用原则(Reuse)

  再利用原则是针对过程控制的,目的是延长资源和产品的时间强度。“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后继续使用,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成为垃圾,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它要求消费群体改变产品使用方式,有效延长产品的寿命和产品的服务效能,如纸板箱、玻璃瓶、塑料袋的包装材料的再利用,有时甚至可以多达数十次循环。生产者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产品到废弃物的转化周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制造商应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如标准尺寸设计能使计算机、电视机和其他电子装置中的电路更换便捷,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鼓励再制造工业的发展,以便拆卸、修理和组装用过的和破碎的东西,如欧洲汽车制造商把轿车零件设计成易于拆卸和再使用,同时又保留原有的功能。

  对废弃物再生利用也被视为资源节约和改善环境的方法。实际上,这些废弃物及有毒物质只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例如,污水淤泥被循环利用成某些动物或植物的饲料或肥料,但是传统排水系统处理的污水所产生的淤泥含有化学物质,作为动物或植物的饲料或肥料,是不健康的。比如,某些含有二恶英、重金属、抗生素、导致内分泌紊乱的物质等并不适宜用作肥料,作为动物饲料就更危险了。三聚氰胺作为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料,由于不科学的再利用,重新流入消费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再回收原则(Recycle)

  再回收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是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循环利用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并减轻环境压力。它包括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因此,再回收也被称作再循环或资源化。资源化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丢弃的废物资源化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如废旧金属;二是次级资源化,改变成为新的不同类型的产品。从资源品质来看,大多数回收都是一种降级循环,这种循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材料的品质。金属废旧品是回收的主要对象,但是金属在降级循环中硬度、强度等高品质特征逐渐降低了。这种方法不仅导致材料价值的损失,而且增加了生物圈内的污染,因为很多材料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回

  收问题。在没有清楚了解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情况下,盲目回收利用不仅无益,而且可能会造成更大危害。降级回收的第三个坏处是导致商业成本上升。因为将材料寿命延长是一个复杂混乱的转化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本身也要消耗能源和资源。

  循环经济并非完美无缺。在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再生利用本质上仍然是事后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

  (2)以目前方式进行的再生利用本身往往是一种环境非友好的处理活动。原材料废弃后可以再生利用,但再生一定要消耗能源,其中不仅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而且还有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就是说,即使原材料

  再生利用也要付出代价。

  (3)在原材料的利用过程中,由于受物质本身特性的限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回收再生,其中总有一部分会散落到自然环境中,无法再生利用。

  (4)如果再生利用中的资源含量太低,收集的成本就会很高,只有高含量的再生利用才有利可图。

  (5)即使是能够再生利用的原材料,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也不得不降低层次使用。

  (6)有的物质循环利用,可能产生公害。而且,有些物质产生的危害由于潜伏期很长或技术条件限制在短期内难以发现,或者产生的系统性影响被忽视。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杨雪峰.《循环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M].2009.08
阅读数:525